亦对青山亦著书,廓然顺意莫猜疑。
无端并入庄生梦,蝴蝶原来便是台。
注释:我与诗相伴,也对着青山作书,一切都很自然,没有猜忌。
无缘无故地进入了庄子的梦中,原来蝴蝶就是我的台。
赏析:诗人借庄周梦蝶的故事来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即万物皆空,人生如梦,不必过于拘泥于现实。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由、随性的向往,希望像蝴蝶一样自由飞翔,不受束缚。
亦对青山亦著书,廓然顺意莫猜疑。
无端并入庄生梦,蝴蝶原来便是台。
注释:我与诗相伴,也对着青山作书,一切都很自然,没有猜忌。
无缘无故地进入了庄子的梦中,原来蝴蝶就是我的台。
赏析:诗人借庄周梦蝶的故事来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即万物皆空,人生如梦,不必过于拘泥于现实。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由、随性的向往,希望像蝴蝶一样自由飞翔,不受束缚。
吾与吟 其二 只对青山不著书,窗前绿草自菲菲。 蒲团坐破何烦补,此意从来知者希。 注释: 吾与吟:这是一首顾允成创作的古诗。 只对:只对着,面对。 青山:绿色的山。 不著书:没有写文章。 窗前绿草:窗户前的绿色草地。 自菲菲:自由自在的样子。 蒲团:蒲草编织的坐垫。 坐破:被坐破了。 何烦补:为什么要修补呢? 此意:这种意思。 从来:一直以来。 知者:理解这件事的人。 赏析:
【注释】 1.只对青山:指只是面对青山,不著书,意即不写文章。2.江门老子:作者自指。3.枉判低昂:枉费判断高低、好坏。4.声声色色:指音乐中的音律和色彩。5.两:指相对。6.低昂:形容乐声的高低起伏。7.指挥:指挥乐器演奏。 译文:我与吟诗,只面对青山,不著书(不写文章)。江门老子也依稀,他的声音声声色色原无相对,枉费判断高低好坏。 赏析:《吾与吟》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注释: 旧得有读书乐时一讽咏欣然会心因广之为静坐乐会友乐各四章 其五 山光照槛水绕廊,芝兰馥郁交馨香。 嘤嘤鸣鸟求友声,风水相遭成文章。 青春勿令离索老,人生惟有会友好。 会友之乐乐何如,和风唱喁来庭除。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读书、交友等生活乐趣的热爱。 第一句“山光照槛水绕廊”,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山水画卷,山光照槛,水绕廊,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诗句释义与注释: - 修竹压檐桑四围,枝枝相向迎朝曦。 - 修竹压檐:修长的竹子高耸入云,其枝叶覆盖屋檐,形成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景致。 - 黄云参差覆南陇:黄色的云朵在南方的山岭上参差不齐地展开,增添了一份壮丽和神秘感。 - 榴花蒲节皆吾侣:石榴花如同蒲苇般繁茂而生机勃勃,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 会友之乐乐无穷:结交朋友的乐趣源源不断,让人陶醉其中。 - 黄云参差覆南陇,萤光掩映耀素帏。
注释:我在这里吟诗,只对青山不著书。我在这里吟诗,悟渊微无声无臭。我在闲亭小阁没有其他事情,只与春风伴浴沂。 赏析:此诗写诗人在闲亭小阁中吟咏山水之作,以“不著书”三字概括了其特点。前二句点出“不著书”,即不刻意雕琢文字、不追求名篇大作;后两句则描绘了闲亭小阁的清雅之景,并表达了自己的志趣。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幽静,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木落水尽千崖枯,天地万物共一吾。 数萼梅兄破腊景,几竿竹友傍寒庐。 更见青青秀松柏,森然足称会友者。 会友之乐何处寻,围炉立雪喜同心。 注释: - 木落水尽千崖枯:指树叶凋零,水流干涸,大地一片萧瑟的景象。 - 天地万物共一吾:形容大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万物与我同为一体。 - 数萼梅兄破腊景:形容梅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注释】: ①应尽须尽: 应当尽的就要尽量地去做。 ②没宁存顺: 没有安宁的就保存顺应的意思。 ③朝闻夕可,三复斯训: 早晨听到,晚上可行得通,反复诵读这几条教诲。 【赏析】: 这首诗是《应尽须尽吟》之二,作者用“应尽”与“没宁存顺”来表达自己对“应尽”、“没宁存顺”这一人生哲学的理解,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的思考。 诗中以“应尽”和“没宁存顺”为主题词,分别从“人”的角度出发
【注释】 昨夜:昨夜,昨天。调调刁刁(dié dié):形容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陶陶:形容心情舒畅快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与友人相会时所吟咏的一首乐府诗。诗人把读书、静坐、会友、吟咏四种乐趣融合在一起,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热爱之情。 第一首写读书的快乐。第二首写会友的乐趣。第三首写吟咏的乐趣。第四首写静坐的乐趣。全诗意境清新,情趣横生,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 应尽须尽,天地混沌。 矧伊人兮,妄生执吝。 注释:这首诗的标题是“应尽须尽”,表达了诗人对于事物应当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的看法。其中,“天地混沌”指的是天地之间混沌未开的状态,象征着事物的原始状态,也暗示着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接下来,“矧伊人兮,妄生执吝”中的“伊人”指的是人类,而“妄生执吝”则是指人类在面对事物时往往过于执着,不愿意放手,这与诗歌的主题相呼应
我们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1. 应尽须尽吟,其四 2. 应尽须尽,颜子短命。 3. 加我数年,亦已过分。 我们逐句进行释义: 1. 应尽须尽吟,其四: 这一句可能是在引用或借鉴了某个特定的诗歌或者格律,但具体内容不详。"其四"可能是指该诗的第四部分或是某个特定主题。 2. 应尽须尽,颜子短命。: "应尽"通常指的是应该做的事情,而"须尽"则是表示必须完成的意思
注释 吾与吟:我和你一起吟咏。 不对青山不著书:面对青山,不著手写诗。 出于机也入于机:像机杼一样,出而复入。 曾似有无双遣却:好像有一种东西,被遣送走了。 夜深乌鹊绕南飞:夜深了,乌鹊绕着南方飞翔。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对一幅水墨山水图的题赞之作。 首二句“不对青山不著书,出于机也入于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画家作画时的心情与技巧。他面对青山,不轻易下笔,仿佛在等待一种时机
【注释】 吾与:我与你。吟:指作诗。只对青山不著书:只是面对青山,不写作为题材的文章,意谓不著书而自得其乐。鸢飞鱼跃:指自然界的生灵自由自在。天机:自然规律。嗒然:心安理得的样子。隐几:坐于几案旁(古代的一种坐具)。梦觉:梦醒之后。是:实。非:虚。 【译文】 我和你相约来作诗,只是面对青山不写文章,看到鸢鸟飞翔鱼儿跃出水面就领悟自然的规律。 悠然自得地坐在几案旁,我心安理得忘却了自我
注释: 暮春时节,新衣服已穿好。正当酷暑之时,换上了单衣或夹衣。 到了秋天的阳光下晒着,才知道松柏不怕寒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四季更易的感悟和对大自然变化的理解。 第一句“暮春春服成”,描述了春天已经过去,人们穿着适合春季的衣物。第二句“当暑袗絺绤”,“当暑”指的是夏季炎热,而“袗絺绤”则是用不同的材质来应对夏天的炎热,如棉质、麻质等。第三句“秋阳以暴之”,“秋阳”是指秋季的阳光
【注释】 吾:我。吾与:我和。吟:咏,吟诵。箪瓢疏水:用竹制的饭篮和葫芦瓢盛水,指生活清苦。意何如:意旨如何? 乐在其中:乐在心中。境转舒:心境舒展,心情愉悦。古人冷淡今人笑:古人的淡泊,被今人所嘲笑。漫被浮云点太虚:像飘浮的云彩一样,随意地点缀着天空。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自比为贫士,借题《墨梅图》来抒发自己对名利淡薄、志趣高雅的情怀。全诗四句,每句一韵,平仄相间,音节明快
注释:我与众人一起吟唱,沐浴在沂水边风和日丽的春风中,兴起之情超然脱俗。春天已经过去了三三个年头,童子冠帽,童稚之乐。 古人冷淡今人笑,傀儡场中闹岁年。 赏析:这首诗以“吾与吟”开篇,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超然物外的心态。接下来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现代社会的不满。最后两句则通过“傀儡场中闹岁年”这一形象的比喻
这首诗是诗人在隐居时所创作的自娱之作。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吾与吟(注释:“我”和“吟咏”):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满足和自豪。"吾"是指作者自己,"吟咏"是指吟诵诗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作者)和我的吟咏生活。 鹪鹩偃鼠总蘧蘧(注释:“鹪鹩”是一种小鸟,“偃鼠”是一种鼹鼠,“总蘧蘧”意为悠闲自在),归休无用天下为(注释:“天下为”,意为世间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