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思酒樽边,云飞儿案前。
叠石分山壁,引泉破水田。
鸡声天正午,雀噪暮浮烟。
剥啄神如醉,双枰月上弦。
注释:
- 诗句释义:在秋日的亭子里,我小憩休息,客人们来和我下棋。
- 译文:秋天的小亭子白天休息的时候,客人过来和我下棋。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亭中休息的场景,展现了与客人下棋时的愉快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 第二句:云飞儿案前——云在天上飞,飘落在书桌的前方。
- 第三句:叠石分山壁,引泉破水田——叠砌的石头分隔着山壁,泉水从石缝中流进田里。
- 第四句:鸡声天正午——公鸡的叫声正是中午时分。
- 第五句:雀噪暮浮烟——黄昏时,麻雀的叫声伴随着烟雾飘荡。
- 第六句:剥啄神如醉——听到敲门声的人似乎陶醉其中。
- 第七句:双枰月上弦——两人对弈,月亮已经爬上了天空。
译文:
秋日的小亭里,我在闲暇之余,和客人下棋。
云彩在天边飞翔,仿佛降落在书桌的前方;叠砌的石块分隔着山壁,泉水从石缝中流进田地。
中午的公鸡开始叫唤,傍晚的麻雀在烟雾中嬉戏;听到敲门声的人似乎陶醉其中,两个人对弈,月光已经爬上了天空。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张旭的《秋夜喜遇张旭》,全诗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此诗描写了作者与友人在秋日午后的亭中下棋、对饮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豁达。
首联“秋日小亭昼憩客过手谈”写自己于秋日小亭中昼寝,有客至,遂与对局饮酒。“秋日”,点明时间。“客过”说明有客人来访。“手谈”,谓以手指弹棋。这两句写诗人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闲适地在亭中小憩,有客造访,于是便与他们下棋饮酒。
颔联“云飞儿案前”写云在天上飞旋,飘落在书桌的前方。“案前”,指书案前面。这两句以“飞”“案前”两个动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云彩在空中翻飞的姿态以及它们落向书案的动人场面。这一联不仅写出了云的美丽形态,还暗含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受。
颈联“叠石分山壁,引泉破水田”则是描写山水之间的景色,将山石堆叠成屏障,泉水冲破稻田。诗人在这里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尾联“鸡声天正午,雀噪暮浮烟”则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公鸡的叫声和麻雀的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声音效果。同时,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水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波光,仿佛是烟雾一般。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感受。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豁达,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