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酸浆。粟米煮熟后,放在冷水里,浸五、六天,味变酸,面上生白花,取水作药用。但浸至败坏,则水有害。

气味

甘酸、微温、无毒。

主治

上吐下泻(浆水煎干姜饮用),过食腊肉,致筋痛肚闷(浆水煎粥吃,加少量老鹰屎,效果更好),手指肿痛(浆水加盐泡患处,水冷应换热),脸上黑痣(每夜用热的浆水洗脸,再用布揩红,以白檀香磨汁涂擦),骨鲠在咽(慈石经火煅醋淬后,加焙过的陈橘红和多年浆水脚,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咽一丸)。浆水还能调中引气,开胃止渴,解烦去睡,调理脏腑,利小便。

诗句:

本草纲目 · 水部 · 浆水

译文:
《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水部的浆水中含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这种水是由煮熟的粟米放在冷水中浸泡五、六天后得到的,它的味道会变酸,表面会生长白色的花朵。取这种水进行药用是可行的。但是如果这种水放置时间过长变质,那么它就会有害。

注释:

  1. 本草纲目 - 古代医学典籍,包含了很多草药和药材的分类、特性、功效等详细的描述。
  2. 水部 - 古代文献中,通常将药物分为不同的类别或部位,如“水部”通常指的是与水有关的药品。
  3. 释名 - 解释名字的含义,此处是指对浆水的别称的解释。
  4. 亦名酸浆 - 这是一种俗称,表示这水还有其他的名字,这里指的是“酸浆”。
  5. 粟米 - 一种谷物,煮熟后可以用来做各种食物。
  6. 浸五、六天 - 指把粟米煮好后,放在冷水里浸泡五天或六天的时间。
  7. 味变酸 - 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后,这种水的味道会发生变化。
  8. 面上生白花 - 在浸泡过程中,水面上可能会形成白色泡沫或其他现象。
  9. 甘酸、微温、无毒 - 这是浆水的口味和性质描述,表示它是甜的,有微微的酸味,温和并且没有毒性。
  10. 主治 - 这里列举了一些浆水的主要用途和治疗效果。
  11. 上吐下泻 - 可以用于治疗腹泻或呕吐的情况。
  12. 腊肉 - 一种用熏制过的肉类,通常味道较为油腻。
  13. 筋痛肚闷 - 筋脉酸痛,腹中胀闷,可能是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
  14. 手指肿痛 - 可能是因为手部受到某种刺激或者受伤导致的肿胀和疼痛。
  15. 黑痣 - 可能指的是皮肤上的黑点或色素沉着。
  16. 骨鲠在咽 - 形容喉咙里卡着东西,感觉像骨头一样。
  17. 慈石 - 一种矿物质,经常被用来制作药物或工艺品。
  18. 醋淬 - 醋和火的结合过程,通常用于中药炮制方法中。
  19. 焙过的陈橘红 - 陈橘红是指晒干的橘子皮,经过烘焙处理后,颜色会变得红亮。
  20. 多年浆水脚 - 长时间存放的浆水,可能因为长时间的发酵和积累而变得更加醇香。
  21. 调中引气 - 调理身体内部的功能,促进气的流通。
  22. 开胃止渴 - 有助于增加食欲,缓解口渴。
  23. 解烦去睡 - 帮助消除烦躁不安的情绪,使人感到更加轻松愉悦。
  24. 调理脏腑 - 有助于调整和管理人体的各个内脏器官。
  25. 利小便 - 促进尿液的排泄。

赏析:
这首诗主要介绍了一种名为“浆水”的水的功效和用途。通过详细地描述了其来源、性质以及它在中医中的应用,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利用能力,同时也体现了中医药文化的智慧。此外,诗中还提到了一些与浆水相关的疾病治疗,显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用性。整体而言,这是一篇记录了古代生活智慧和医药知识的文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