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相州安阳人,字似夫。
韩忠彦孙。
以荫补承务郎,赐同上舍出身。
假给事中使辽还,除直秘阁,代父知相州。
高宗建炎中为祠部郎,迁左司,上言请屯田江淮,又陈戢戍兵等五事,多切时用。
绍兴三年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充通问使,至金议和。
和议定,又为报谢使,论难再三,不辱君命。
除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
寻奉祠,寓居越中近十年。
卒谥元穆。
生卒年:1075-1150
宋相州安阳人,字似夫。
韩忠彦孙。
以荫补承务郎,赐同上舍出身。
假给事中使辽还,除直秘阁,代父知相州。
高宗建炎中为祠部郎,迁左司,上言请屯田江淮,又陈戢戍兵等五事,多切时用。
绍兴三年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充通问使,至金议和。
和议定,又为报谢使,论难再三,不辱君命。
除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
寻奉祠,寓居越中近十年。
卒谥元穆。
生卒年:1075-1150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吕祖谦对友人的殷切祝愿之情。首联写朋友辞官退隐,自己则继续为国效力;颈联写朋友离开后,自己仍会关注他的安危;尾联表达自己愿与友人共勉,恢复神州的愿望。 【答案】 诗句: ①煌煌衮绣伫归周。 ②卜筑宁容便退休。 译文:①辉煌华丽的衮服等待你回归朝廷。②你卜居下来,我自然要告老还乡。 注释:①衮:古代帝王礼服,此处指皇帝。②伫(zhù)归周:等待返回朝廷。③卜筑
【注释】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指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吕颐浩,字元直。退老堂:指他的故居。 【赏析】此诗首句写吕颐浩辅佐高宗南渡,收复中原;次句写他功高震主,被迫辞官归隐;第三句写他在退隐后仍然精神抖擞,为恢复中原而努力;第四句写他被贬后仍被重用,并称颂他的雅量和气度;末句写他在故居中度过美好时光,但因朝政腐败、内忧外患不断而感到踌躇满志。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吕颐浩的敬佩之情
宋相州安阳人,字似夫。 韩忠彦孙。 以荫补承务郎,赐同上舍出身。 假给事中使辽还,除直秘阁,代父知相州。 高宗建炎中为祠部郎,迁左司,上言请屯田江淮,又陈戢戍兵等五事,多切时用。 绍兴三年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充通问使,至金议和。 和议定,又为报谢使,论难再三,不辱君命。 除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 寻奉祠,寓居越中近十年。 卒谥元穆。 生卒年
韩缜姬并非一个广为人知的宋代诗人。韩缜姬可能是对韩缜字玉汝的误写或误解,或者是对其诗作的误传。韩缜(1019-1097)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字玉汝,原籍灵寿(今属河北),后徙雍丘(今河南杞县)。他生于天禧三年(1019年),在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及第。 韩缜的政治生涯颇为显赫,他曾在英宗朝担任淮南转运使,神宗时曾知枢密院事,而在哲宗朝则拜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并出知颍昌府
宋相州安阳人,字似夫。 韩忠彦孙。 以荫补承务郎,赐同上舍出身。 假给事中使辽还,除直秘阁,代父知相州。 高宗建炎中为祠部郎,迁左司,上言请屯田江淮,又陈戢戍兵等五事,多切时用。 绍兴三年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充通问使,至金议和。 和议定,又为报谢使,论难再三,不辱君命。 除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 寻奉祠,寓居越中近十年。 卒谥元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