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猩红、紫粉霜。用石亭脂和水银同罐炼成。贴在罐口的是丹砂,贴在罐内的是银珠。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

小儿内钓(惊风,多啼)。用银朱半钱,乳香、煨蒜各一钱,共研细,捏成丸子,如粟米大。半岁儿五丸,薄荷汤送下。

痰气结胸。用银朱半两、明矾一两,同研细。置瓦盏中,下加微火熔化。刮取,搓成丸子,每服一钱,茶和姜汁送下。此方名“鹤顶丹”。

水肿,但大便尚通畅。用银朱半两、煅硫磺四两,共研细,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次服三十丸。

咽喉疼痛。用银朱、海螵蛸,等分为末,吹入喉中,涎流,痛止。

火焰丹毒。用银朱调鸡蛋清涂搽。

汤火伤。用银朱调菜油敷上。

背疽。用银朱、白矾等分。煎汤温洗患处,再用桑柴火远远烘热。一天三次。

本草纲目·石部·银朱释名、气味、主治与应用

  1. 释名
  • 银朱,亦称猩红或紫粉霜。其名称来源于古代炼丹术中对石亭脂和水银的混合使用,其中石亭脂作为载体,水银则在高温下升华形成朱砂。
  1. 气味
  • 银朱具有辛、温、有毒的特性。这种性质使其在中医中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小儿内钓(惊风,多啼)和痰气结胸等。
  1. 主治
  • 银朱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内钓(惊风,多啼),半岁儿每次服用五丸,以薄荷汤送下。此外,还可用于治疗痰气结胸,半两银朱配合明矾一两,研细后制成丸子,每服一钱,茶和姜汁送下。
  1. 应用
  • 银朱在中医中有多种应用,包括水肿但大便通畅时使用的半两银朱和煅硫磺四两,共研细后制成丸子,每次服三十丸。此外,还有咽喉疼痛、火焰丹毒、汤火伤和背疽等多种病症的治疗应用。
  1. 赏析
  • 银朱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物,其独特的化学组成和药理作用使其在中医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从小儿内钓到各种外伤处理,银朱都显示出了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在使用银朱时,必须注意其毒性和副作用,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治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