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白余粮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大肠咳嗽(每咳便排出粪来)。用赤石脂、禹余粮各一斤,打碎,加水六升,煮成一升。去掉渣滓,分两次服。此方名“赤石脂禹余粮汤”。
肠泄不止。用禹余粮四两(火煅、醋淬),加乌头一两,冷水浸一夜,去皮脐。两药共焙为末。稍滴醋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饭前服五丸,温开水送下。
赤白带。用禹余粮(火煅、醋淬),加干姜等分。如仅有赤带,则干姜减半。两药共研细。每服两茶匙,空心服。
崩中漏下(月经过多,有各种颜色,小肚子痛,不能生育)。用禹余粮、赤石脂、牡蛎,分别煅过,共研细;加乌贼曲、伏龙肝(炒)、桂心,各药等分为末。每服一小茶匙,温酒送下。忌食葱蒜。
大风疠疾(眉发脱落,遍身顽痹)。用禹余粮二斤、白矾一斤、青盐一斤,共研细,装在罐子里,封牢,周围用炭火煅烧自晨至晚约十二小时。特冷却后,研细,埋土中三天。同时,每一两加胡麻(经过九蒸九晒,炒熟)粉三两。每服二钱,荆芥茶送下。一天服两次。
禹余粮,亦名白余粮,其味甘、寒、无毒。在《本草纲目》的石部中,它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释名:禹余粮也被称为白余粮。
气味:其味道甘、性寒、无毒。
主治:主要治疗大肠咳嗽,每咳便排出粪来。
方剂应用:使用赤石脂和禹余粮各一斤,打碎后加水六升,煮成一升,去掉渣滓,分两次服。
肠泄不止:用禹余粮四两(火煅、醋淬),加乌头一两,冷水浸一夜,去皮脐,共焙为末,稍滴醋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饭前服五丸,温开水送下。
赤白带:用禹余粮(火煅、醋淬),加干姜等分,如仅有赤带则干姜减半,共研细,每服两茶匙,空心服。
崩中漏下:用禹余粮、赤石脂、牡蛎分别煅过,共研细;加乌贼曲、伏龙肝(炒)、桂心,各药等分为末,每服一小茶匙,温酒送下,忌食葱蒜。
大风疠疾:用禹余粮二斤、白矾一斤、青盐一斤,共研细,装在罐子里,封牢,周围用炭火煅烧自晨至晚约十二小时,冷却后研细,埋土中三天,同时每一两加胡麻粉三两,每服二钱,荆芥茶送下,一天服两次。
禹余粮不仅是一种药材,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的历史渊源、药用价值以及在古代医学中的应用,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