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黄参、血参、人衔、鬼盖、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皱面还丹。

气味

(根)甘、微寒、无毒。

主治

阴亏阳绝之症(昏眩、自汗、痰鸣、脉大)。用人参十两细切,加水二十碗浸透,以桑柴火缓煎成膏。每服一至三碗。持续服至病愈。以方名“人参膏”。

胸中痞坚,胁下逆气抢心。用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各三两,加水八升,煎至三升。每服一升,一天服三次。此方名“治中汤”(理中汤)。

脾胃气虚,不思饮食。用人参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一钱、灸甘草五分、姜三片、枣一枚,加水二杯,煎至一杯,饭前温服。此方名“四君子汤”(按:各药分量在此方中不再折扣)。

开胃化痰。用人参二两(焙)、半夏五钱(姜汁浸后焙干),共研为末,和面揉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姜汤送下。饭后服。一天服三次。药中加陈皮五钱亦可。

人参,亦名黄参、血参、人衔、鬼盖、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皱面还丹。其气味为甘、微寒、无毒。

《本草纲目》中对人参的详细描述如下:

  • 主治:人参主要用于治疗阴亏阳绝之症,如昏眩、自汗、痰鸣、脉大等。此外,它还用于胸中痞坚、胁下逆气抢心等症状的治疗。

  • 方剂应用:人参在中医方剂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如治中汤和四君子汤都是基于人参的药方。治中汤用于治疗胸中痞坚、胁下逆气抢心的症状;而四君子汤则用于脾胃气虚、不思饮食的情况。

  • 其他用途:人参还被用于开胃化痰,通过与其他药材如半夏、甘草等配伍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人参不仅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而且在中医理论中具有多种重要的医疗作用。从其详细的释名到具体的药用方法,人参在《本草纲目》中的记载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医学资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