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女萎、葳蕤、萎、委萎、萎香、荧、玉竹、地节。

气味

(根)甘、平、无毒。

主治

眼红兼有涩、痛。用萎蕤、赤芍、当归、黄连等分,煎汤熏洗。

眼见黑花,红痛昏暗。用萎蕤(焙)四两,每取二钱,略加薄荷、生姜、蜂蜜,同煎汤。睡前温服,一天服一次。此方名“甘露汤”。

小便淋。用萎蕤一两、芭蕉根四两、滑石二钱,水煎,分三次服。

小便涩,发热口干。用萎蕤五两,煎水服。

后虚肿。用萎蕤、葵子龙胆、茯苓、前胡,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

附方

李明珍说:萎蕤性平味甘,柔润可食。…..我常用来治虚劳寒热疟及一切不足的疾病,代替人参和黄芪,不寒不躁,效果很好,不仅仅能去风热湿毒而已。这是前人还没有记述过的。

萎蕤

萎蕤(Wēi Ruǐ),亦称女萎、葳蕤、委萎、萎香、荧、玉竹、地节等,为萝藦科植物萎蕤的干燥根茎。其味甘、平、无毒,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眼红兼有涩、痛等症状,以及小便淋涩、发热口干等疾病。萎蕤还可以作为药材,用于治疗后虚肿等病症。在古代文献中,萎蕤被誉为“甘露汤”的主药之一,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