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山漆、金不换。
气味
(根)甘、微苦、温、无毒。
主治
吐血、务血不止。用三七一钱,口嚼烂,米汤送下。
赤痢血痢。用三七三钱,研细,淘米水调服。
大肠下血。用三七研细,淡白酒调一至二钱服。三服可愈。
妇女血崩。治法同上。
重度赤眼。用三七根磨汁,涂眼睛周围,很见效。
无名痈肿,疼痛不止。用三七根磨米醋调涂;如痈已破,则用三七研细干涂。
虎咬虫伤。用三七研细,每服三钱,米汤送下。另取三七嚼涂伤处。
附方三七号称“金疮要药”,人们把它比为“金不换”,是外科、伤科的常用药物,我国著名的“云南白药”中即含有本品。人工栽培的三七,多种在田野,称为“田七”。
三七的叶,也有止血消炎的作用。
三七,学名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具有止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在《本草纲目》中,三七被赞誉为“金不换”,是外科和伤科常用的药物,被誉为“云南白药”中的主要成分。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释名:
- 山漆:三七的别称,源于其生长环境与形态。
- 金不换:形容三七的珍贵,因其功效显著,难以替代。
- 气味:
- (根)甘、微苦、温、无毒:描述了三七根的味道、口感以及性质,表明其对人体无害。
- 主治:
- 吐血、务血不止:三七用于治疗因出血引起的病症。
- 赤痢血痢:适用于湿热引起的痢疾。
- 大肠下血:治疗因大肠出血导致的病症。
- 妇女血崩:适用于女性因血崩引起的病症。
- 重度赤眼:用于治疗眼部疾病。
- 无名痈肿,疼痛不止:用于治疗无名肿毒和疼痛。
- 虎咬虫伤:用于治疗由动物咬伤或虫伤引起的伤口。
- 附方:
- 三七被誉为“金疮要药”,常用于外科和伤科的治疗。
- 人工栽培的三七,多种植于田野,称为“田七”。
- 赏析:
- 三七不仅是一种药材,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如“金不换”的美誉,体现了其在医疗领域的特殊地位。
- 三七的药用价值广泛,从止血到消炎,再到治疗各种外伤,展现了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三七作为《本草纲目》中的草部重要药材,不仅在医学上有广泛的应用,其文化和历史价值也不容忽视。通过对其详细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三七的药用特性及其在传统医学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