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
(茎、叶)苦、大寒、无毒。
主治
喉风喉痹。用大青叶捣汁灌服。
小儿口疮。用大青七钱五分、黄连五钱,加水三升,煮成一升服下。一天服二次,病愈为止。
热病下痢。用大青四两,甘草、赤石脂各三两,胶二两,鼓八合,加水一斗,煮成三升,分三次服。此方名“大青汤”。
热病发狂。用大青一两,阿胶、甘草各二钱半,鼓二合,分三次煎服。此方名“大青四物汤”。又方:大青七钱半,犀角二钱半,栀子十枚,鼓二撮,分二次煎服(每服以水一碗半,煎至八成)。此方名“犀角大青汤”。
大青,学名Isatis indigotica,是唇形科植物。其气味苦、大寒、无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等功效。
大青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大青含有多种生物碱和挥发油,这些成分赋予了它独特的药理活性。例如,大青中的靛玉红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而大青素则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大青的药用历史与应用:
大青的使用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在中医中,大青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热病发狂等症状。现代研究也证实,大青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肝炎等。
大青的方剂解析:
大青汤:用于治疗喉风喉痹,通过大青叶的苦寒之性,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大青四物汤:适用于小儿口疮,通过大青与黄连的组合,有效缓解口腔溃疡的症状。
犀角大青汤:用于热病发狂,大青与犀角、阿胶等药材合用,旨在清热安神。
大青不仅在古代文献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现代医学中也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从化学成分到临床应用,大青展示了其在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方面的卓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