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白麻。

气味

(果实)苦、平、无毒。

主治

一切眼疾。和茼麻子一升,研为末,放入猪肝的切片中,灸熟,切成细末。每服少量,陈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目生翳膜。用白麻子,去壳,放入猪肝薄片中,慢慢灸熟,研细,加醋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开水送下。又方:用苘麻子装袋中,蒸熟,晒干研末,加蜜做成丸子,温水送下。

诗句

本草纲目·草部·苘麻

译文

释名:亦名白麻。气味:果实苦、平、无毒。主治:一切眼疾。和茼麻子一升,研为末,放入猪肝的切片中,灸熟,切成细末。每服少量,陈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目生翳膜:用白麻子,去壳,放入猪肝薄片中,慢慢灸熟,研细,加醋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开水送下。又方:用苘麻子装袋中,蒸熟,晒干研末,加蜜做成丸子,温水送下。

注释

  1. 本草纲目:中国古代著名的药物学著作,详细记录了各种药材的功效与使用方法。
  2. 草部:指书中关于植物部分的内容,即中草药部分。
  3. 苘麻:一种植物的名字,在中医中用于治疗眼睛疾病。
  4. 释名:解释或标明名字的意思;此处指解释“苘麻”这一名称的含义。
  5. 亦名白麻:除了苘麻外,它还有一个别称叫做白麻,这里可能是为了便于称呼。
  6. 气味:指的是草药的味道及其性质。
  7. 苦、平、无毒:描述了苘麻(白麻)的味道是苦的,平性,且没有毒性。
  8. 主治:列出草药的主要治疗作用。
  9. 一切眼疾:表示这种草药可以治疗所有类型的眼疾症状。
  10. 和茼麻子一升:指的是将茼麻子和某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制成药剂。
  11. 研为末:把药剂研磨成粉末状。
  12. 猪肝的切片中:在猪肝上切出薄片并放入药料中。
  13. 灸熟:通过高温使药料熟透。
  14. 切成细末:把熟透后的药物研磨成细粉状。
  15. 陈米汤送下:使用陈年米煮的水作为药剂的送服液体。
  16. 一天服三次:每日需要服用三次。
  17. 目生翳膜:眼睛有像薄膜一样的物体覆盖。
  18. 白麻子:白麻的种子。
  19. 去壳:去除种子的外壳部分。
  20. 猪肝薄片中:在猪肝上切出薄片并放入药料中。
  21. 慢慢灸熟:缓慢地加热至完全熟透。
  22. 研细:将药材研磨成非常细的粉末。
  23. 加醋和成丸子:在药物中加入醋来调和,然后制作成小丸子。
  24. 梧子大:古代度量单位,相当于五克。
  25. 开水送下:用温水送服药物。
  26. 蒸熟:通过蒸气的方法使其变熟。
  27. 晒干研末:将煮熟后的药物晒干并研磨成粉末。
  28. 加蜜做成丸子:在药物中加入蜂蜜来调整其性质。
  29. 温水送下:用温度适宜的水送服药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