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壅喘急。用葶苈炒黄,研为末,加蜜和成丸子,如弹子大。服药时先用大枣二十枚,加水三升,煎取二升,然后放入葶苈一丸,继续煎水至一升,一次服下,此方名“葶苈大枣泻肺汤”。

月经不通。用葶苈一升,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棉裹,纳入阴道中。过一夜,换药一次,汗出即出可停药。

突发颠狂。用葶苈一程式,捣极细,加白犬血和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二丸,酒送下,三服即愈。

虫牙用葶苈、雄黄,等分为末调腊月猪油点痛处。

瘰疬已溃。用葶苈二合、豉一升,捣烂作成饼子,如钱大,厚二分。安在疮孔上,外用艾灸使受温热,但不可伤肉,亦不可灸初起之疮。

附方

葶苈的主要功用是泻肺生动活泼、消肿除痰、止咳定喘。前人曾称葶苈的苦有甜,并说甜者性缓,苦进性急,但近来市面上只有甜葶苈出售,苦葶若少见。

本草纲目· 草部 · 葶苈

《本草纲目》中记载,葶苈子具有“利水渗湿”之功,常用于治疗由水肿引起的体虚症状。其药效通过作用于肾脏、膀胱等脏腑,增强排尿功能,帮助身体排出过多的水分和毒素。这种利水作用使得葶苈子成为治疗由水肿引起的体虚症状的有效草药。

现代研究也证实了葶苈子的多种药理活性,包括增强心肌收缩力、消肿除痰、止咳定喘等。这些药理作用使得葶苈子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水肿、咳喘、胸痛等多种疾病。

尽管葶苈子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但其使用仍需谨慎。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等。因此,在使用葶苈子进行治疗时,应遵循医嘱,严格控制剂量,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葶苈子虽然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但并非人人适用。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来说,使用葶苈子需要特别小心,以免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使用葶苈子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确保安全有效。

葶苈子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应充分了解其药理作用、适应症及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同时,我们也应关注现代研究的进展,不断优化和拓展葶苈子的临床应用范围,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