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凌霄、陵苕、陵时、女葳、茇华、武威、瞿陵、鬼目。

气味

(花、根)酸、微寒、无毒。(茎、叶)苦、平、无毒。

主治

妇女血崩。用凌霄花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后服四物汤。

粪后下血。用凌霄花浸酒,随时饮服。

消渴。用凌霄花一两,捣碎,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分二次服下。

通身风痒。用凌霄花为末,服一钱,酒送下。

大风疠疾。用凌霄五钱,地龙(焙)、僵蚕(炒)、全蝎(炒)各七个,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以出臭汗为效。

悲羊疮(满脸满头,温烂成疮,延及两耳,痒而出水)。用凌霄花及叶煎汤,每日搽洗。

月经不行。用凌霄花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温酒送下。

《本草纲目》中关于紫葳的记载,涉及其释名、气味、主治等方面。具体介绍如下:

  1. 释名:紫葳在《本草纲目》中的释名包括凌霄、陵苕、陵时、女葳、茇华、武威、瞿陵和鬼目。这些名称不仅描述了植物的外观特征,还反映了古人对其形态和用途的认知。

  2. 气味:根据描述,紫葳(凌霄花)的花和根具有酸味且微寒,无毒。这表明该植物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适合用于治疗相关疾病。

  3. 主治:紫葳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妇女的血崩、粪后下血、消渴、通身风痒、大风疠疾以及悲羊疮等。这些病症多与气血、风湿有关,而紫葳通过不同的用法,如煎汤或泡酒,显示出其在传统医学中的应用广泛性。

  4. 用法:对于妇女血崩,使用凌霄花末,每服二钱,酒送下,并建议后续服用四物汤以调理身体。对于其他症状,如通身风痒和大风疠疾,则采用不同的药物组合进行治疗,如用凌霄花末和全蝎、地龙等药材制成散剂,每次服用二钱,温酒送下。

《本草纲目》中关于紫葳的记载不仅丰富了人们对这一植物的认识,也展示了中医药学的智慧和实用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