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火麻、黄麻、汉麻。雄者牡麻,雌者名苴麻、苎麻。花名麻麻勃。麻勃即大麻的花。

气味

麻勃:辛、温、无毒。

麻:辛、平、有毒。

大麻叶:辛、有毒。

主治麻勃(大麻的花):

记忆力衰退。用初秋收取的麻勃一升、有参二两,共研为末,蒸透。每临星时服一小撮。

瘰疬初起。用初秋收取的麻花、中夏收取的艾叶各等分,作炷灸患处百壮。

刀伤病麻木。用麻勃一两、蒲黄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小匙,酒送下。白天服三次,夜间服一次。

风病麻木。用麻花四两、草乌一两(炒存性),共研为末,加炼蜜调成膏。每服三分,开水送下。

麻(麻子连壳的总称,大麻的果实):

大便秘,小便数。用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厚朴一尺,大黄、枳实各一斤,杏仁一升,一起熬研,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浆水帝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麻仁丸”。

本草纲目 · 谷部 · 大麻
释名
火麻、黄麻、汉麻。雄者牡麻,雌者名苴麻、苎麻。花名麻麻勃。麻勃即大麻的花。
气味
麻勃:辛、温、无毒。
麻:辛、平、有毒。
大麻叶:辛、有毒。
主治麻勃(大麻的花):
记忆力衰退。用初秋收取的麻勃一升、有参二两,共研为末,蒸透。每临星时服一小撮。
瘰疬初起。用初秋收取的麻花、中夏收取的艾叶各等分,作炷灸患处百壮。
刀伤病麻木。用麻勃一两、蒲黄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小匙,酒送下。白天服三次,夜间服一次。
风病麻木。用麻花四两、草乌一两(炒存性),共研为末,加炼蜜调成膏。每服三分,开水送下。
麻(麻子连壳的总称,大麻的果实):
大便秘,小便数。用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厚朴一尺,大黄、枳实各一斤,杏仁一升,一起熬研,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浆水帝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麻仁丸”。

译文

《本草纲目》中关于大麻的记载包括了其不同部分的用途和功效。首先介绍了大麻的不同种类,包括火麻、黄麻和汉麻,并指出雄株称为牡麻,雌株则称为苴麻或苎麻。接着描述了大麻花的特性,以及它的气味和性质。

1. 大麻花的功效与应用

  • 记忆力衰退:使用初秋收获的大麻花和人参,研磨成末后蒸透服用,每次在夜晚临星时分服用一小撮。
  • 瘰疬初起:使用初秋收获的大麻花和中夏收获的艾叶,制作成炷进行艾灸治疗,每次治疗一百壮。
  • 刀伤病麻木:使用大麻花和蒲黄,研磨成末后以酒送服,每日白天三次,夜间一次。
  • 风病麻木:使用大麻花和草乌(炒存性),研磨成末后加入炼蜜制成膏状,每日三次,每次三勺,用水送服。

2. 大麻籽的功效与应用

  • 大便秘,小便数:使用大麻籽仁二升,芍药半斤,厚朴一尺,大黄、枳实各一斤,杏仁一升,共同熬制后研磨成丸子,每丸重如梧子大小。每天服用十丸,用浆水送下。这种丸剂名为“麻仁丸”,用于治疗便秘和小便频繁的情况。

赏析

《本草纲目》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文献之一,详细记录了各种植物及其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的大麻条目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大麻花、大麻籽以及大麻叶的全面信息。这些记载不仅展示了古代对植物利用的智慧,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大麻在不同病症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来发挥其药用效果。此外,这些记载也体现了古代医学对于药物配伍和炮制的重视,显示了中医药学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