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解蠡、芑实、莘米、回回米、薏珠子。
气味
(仁、根)甘、微寒、无毒。
主治
风湿身疼,日暮加剧。用麻黄三两,杏仁二十枚,甘草、薏苡仁各一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分两次服。
水肿喘急。用郁李仁二两,研细,以水滤取汁,煮薏苡仁饭,一天吃两次。
沙石热淋。用薏苡仁(子、叶、根皆可)水煎热饮(夏月次饮),以通为度。
消渴。用薏苡仁煮粥吃。
肺痿咳嗽,有脓血。用薏苡仁十两,捣破,加水三升煎成一升,以酒少许送服。
痈疽不溃。吞服薏苡仁一枚。
虫牙痛。用薏苡仁、桔梗研末点服。
疝疾。用薏苡(以东壁黄土炒过),加水煮成膏服下。
黄疸。用薏苡根煎汤频服。
杀蛔虫。用薏苡根一斤,世细,加水七升煮成三升服下,能将虫杀死打出。
诗句
《本草纲目》谷部薏苡仁
译文
- 【释名】:解蠡、芑实、莘米、回回米、薏珠子。
- 【气味】:(仁、根)甘、微寒、无毒。
- 【主治】:风湿身疼,日暮加剧。用麻黄三两,杏仁二十枚,甘草、薏苡仁各一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分两次服。
- 【水肿喘急】:用郁李仁二两,研细,以水滤取汁,煮薏苡仁饭,一天吃两次。
- 【沙石热淋】:用薏苡仁(子、叶、根皆可)水煎热饮(夏月次饮),以通为度。
- 【消渴】:用薏苡仁煮粥吃。
- 【肺痿咳嗽,有脓血】:用薏苡仁十两,捣破,加水三升煎成一升,以酒少许送服。
- 【痈疽不溃】:吞服薏苡仁一枚。
- 【虫牙痛】:用薏苡仁、桔梗研末点服。
- 【疝疾】:用薏苡(以东壁黄土炒过),加水煮成膏服下。
- 【黄疸】:用薏苡根煎汤频服。
- 【杀蛔虫】:用薏苡根一斤,世细,加水七升煮成三升服下,能将虫杀死打出。
关键词注释
- 释名 - 解释各种名称和来源。
- 气味 - 描述物质的性味,即味道和性质。
- 主治 - 列出药物的主要治疗作用和用途。
- 水肿喘急 - 描述因体内水液潴留引起的浮肿和气短症状。
- 沙石热淋 - 指沙石在尿道中造成的热性病。
- 消渴 - 中医病名,指口渴多尿的症状。
- 肺痿咳嗽,有脓血 - 描述肺痿(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随有脓性和血液成分的咳嗽。
- 痈疽不溃 - 痈疽是皮肤感染的一种形式,这里表示这种炎症无法自然愈合。
- 虫牙痛 - 牙齿被虫子侵蚀导致的疼痛。
- 疝疾 - 指的是腹部的肿块或疝气。
- 黄疸 - 肝脏功能失调导致的黄疸病。
- 杀蛔虫 - 使用某种药物来杀死体内的蛔虫。
赏析
这首诗概述了《本草纲目》中的薏苡仁的多种药用价值和治疗方法。从风湿身疼到黄疸,从消渴到杀蛔虫,涵盖了从内到外的各种病症,展示了薏苡仁在中医治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具体的药材配伍和治疗过程,反映了古代中医对疾病理解和治疗方法的智慧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