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草钟乳、起阳草。
气味
韭:辛、微酸、温、涩、无毒。
韭子:辛、甘、温、无毒。
主治
胸痹急痛(痛如锥刺,不能俯仰,自汗)。用生韭或根五斤,洗净捣汁服。
阴阳易病(男子因房事不慎,引起阴部肿大,小腹绞痛,头重眼花)。用鼠尿十四粒、韭根一大把,同煮开,去渣,再煮开二次,温服,得汗即愈,无汗可再服一剂。
伤寒劳复(按:指伤寒病后,身体未复原而性交,引起旧病复发)。治方同上。
喘息欲绝。取韭汁一升饮下。
盗汗。用韭根四十九根。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服下。
消渴。有徘苗或炒或作汤。日食三、五两,可加酱,但不可加盐。吃至十斤即见效。过了清明节,不宜此方。
痢疾。多吃韭菜,作汤,煮粥,炒吃都行。
赤白带下。用韭根捣汁,加童便露一夜,空心温服。
《本草纲目》中关于韭的记载,不仅涉及其植物学特性,还涵盖了其在中医中的多种用途和治疗作用。下面将逐一解析这些内容:
- 韭的释名与气味
- 释名:韭在《本草纲目》中被命名为“草钟乳、起阳草”。这一名称不仅揭示了韭的药用价值,也反映了古人对其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的认识。
- 气味:韭具有辛、微酸、温、涩、无毒的特性。这种独特的气味使其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 韭的主治功效
- 胸痹急痛:韭可用于治疗胸痹急痛,症状表现为疼痛如锥刺,不能俯仰,自汗等。治疗方法是使用生韭或根五斤,洗净捣汁服。
- 阴阳易病:韭对于男子因房事不慎引起的阴部肿大、小腹绞痛、头重眼花等症状也有显著疗效。治疗方法是用鼠尿十四粒、韭根一大把,同煮开,去渣,再煮开二次,温服,得汗即愈,无汗可再服一剂。
- 伤寒劳复:韭对于伤寒病后身体未复原而性交引起的旧病复发也有治疗效果。治疗方法与上类似,但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 喘息欲绝:韭汁可以用于治疗喘息欲绝的症状,方法是取韭汁一升饮下。
- 盗汗:韭根四十九根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服下,可以治疗盗汗。
- 消渴:韭根捣汁,加童便露一夜,空心温服,可以治疗消渴。
- 痢疾:韭可以作为痢疾的治疗食材,作汤、煮粥、炒吃都行。
- 赤白带下:韭根捣汁,加童便露一夜,空心温服,可以治疗赤白带下。
- 韭的用法用量
- 韭的用法包括生用和熟用,生用辛、涩;熟用甘、酸。此外,韭还可以制成不同的食品供人食用,如韭饼、韭黄等。
- 韭的注意事项
- 过了清明节不宜使用韭方,因为此时气温升高,不利于韭的生长和药效发挥。
《本草纲目》中的韭不仅是一道美味的蔬菜,更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它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范围,成为了中医药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