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
微辛、苦、平、无毒。
主治
小便频数。用鸡肠草一斤,在豆豉嗔中煮过,和米煮粥。常吃。
小儿下痢。用鸡肠草捣汁一合,调蜜服,有效。
风热牙痛。用鸡肠草、旱莲草、细辛,等分为末。每天擦三次。此方名“祛痛散”。
头疮。用鸡肠草烧灰,和盐涂搽。
漆疮发痒。用鸡肠草捣烂涂搽。
诗句
本草纲目 · 菜部 · 鸡肠草
译文
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关于“菜部”的“鸡肠草”的功效。
注释
- 气味:微辛、苦、平、无毒。
- 主治:小便频数。用鸡肠草一斤,在豆豉中煮过,和米煮粥。常吃。
- 小儿下痢:用鸡肠草捣汁一合,调蜜服,有效。
- 风热牙痛:用鸡肠草、旱莲草、细辛,等分为末。每天擦三次。此方名“祛痛散”。
- 头疮:用鸡肠草烧灰,和盐涂搽。
- 漆疮发痒:用鸡肠草捣烂涂搽。
赏析
这首诗主要介绍了鸡肠草在不同病症下的应用方法。首先,对于小便频数的问题,使用鸡肠草与豆豉煮粥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小儿下痢的情况,则使用鸡肠草的汁液配合蜜来治疗。其次,针对风热引起的牙痛问题,提出了使用鸡肠草、旱莲草和细辛混合后制成粉末,每天多次涂抹于患处的治疗方法。最后,对于头部或漆疮引发的瘙痒问题,则建议使用鸡肠草的烧灰与盐混合后外敷的方法。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提供了鸡肠草的多种用途,也体现了中医对草药治疗疾病的独特见解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