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崩。用乌梅内七枚,烧存性,研末,米汤送服。一天服二次。

大便不通。用乌梅十颗,泡热水中去核,做成枣子大的丸子,塞肛门内,不久好可通便。

霍乱吐泻。用盐梅煎汤细细饮服。

蛔虫上行。出于口鼻,用乌梅煎汤频饮,并含口中好安。

主咳。用乌梅肉微炒,罂粟壳去筋膜、蜜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下。

伤寒。用乌梅十四枚,盐五合,加水一升煎取半升,一次服下取吐,吐后须避风。

本草纲目·果部·梅

血崩、大便不通、霍乱吐泻、蛔虫上行、主咳、伤寒

  1. 血崩
  • 乌梅内七枚:使用乌梅内七枚,烧存性后研末,米汤送服。一天服二次,以缓解血崩症状。
  • 乌梅十颗:用乌梅十颗泡热水去核,制成枣子大的丸子,塞肛门内,可迅速通便,有效解决血崩引起的便秘问题。
  1. 大便不通
  • 乌梅十颗:用乌梅十颗泡热水去核,制成枣子大的丸子,塞肛门内,不久可通便,有效解决大便不通的问题。
  1. 霍乱吐泻
  • 盐梅煎汤:用盐梅煎汤细细饮服,可以缓解霍乱吐泻的症状,帮助恢复健康。
  1. 蛔虫上行
  • 乌梅煎汤频饮:出于口鼻的蛔虫,用乌梅煎汤频饮,并含口中好安,有效驱除蛔虫,保护身体健康。
  1. 主咳
  • 乌梅肉微炒:用乌梅肉微炒,罂粟壳去筋膜、蜜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下,可以缓解主咳的症状。
  1. 伤寒
  • 乌梅十四枚:用乌梅十四枚,盐五合,加水一升煎取半升,一次服下取吐,吐后须避风,可以有效治疗伤寒。

《本草纲目》中的“果部·梅”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药用信息,还展示了古代医学对自然界中各种物质的深入观察和利用。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梅在传统中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多样的用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