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闭经(数不通,面色萎黄,唇口青白,腹内成块,肚上筋起,腿胫浮肿)。用桃树根、牛蒡根、马鞭草根、牛膝、蓬各一斤,锉细,以水三斗煎成一斗,去渣,更以慢煎成饧状收存,每服一匙,热酒调下。

牙疼颊肿。用桃白皮、柳白皮、槐白皮各等分,煎酒热漱,冷即吐去。

桃胶:

虚热作渴。有弹丸大小桃胶一块含口中,止渴。

石淋。用桃木胶如枣大一块,夏以冷水三合,冬以开水三合调服。一天服三次,当有石排出。石尽即停药。

血淋。用桃胶(炒)、木通、石膏各一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饭后服。

产后不痢,里急后重。有桃胶(焙干)、沉香、蒲黄(炒)各等分,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本草纲目》中关于桃的记载丰富而详尽,不仅涉及了桃树本身的药用价值,还扩展到了桃的各种食用和加工制品。下面将详细介绍《本草纲目》中对桃的详细描述:

  1. 桃的药用价值
  • 桃核仁:桃核仁在《本草纲目》中被描述为苦、甘、平、毒。它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血淋、石淋、热淋等,具有清热、止血、润燥的功效。此外,桃核仁还被用来治疗吐血、衄血、便血等出血性疾病。
  • 桃叶:桃叶在《本草纲目》中被认为具有苦、平、无毒的性质。它被用于治疗黄疸、水肿、咳嗽等症状。
  • 桃木:桃木在《本草纲目》中被描述为苦、平、无毒。它被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劳伤疼痛、腰痛等症状。
  1. 桃的食用与加工
  • 桃胶:桃胶在《本草纲目》中被描述为具有清热止渴、养颜抗衰老、润肠道等功效。它可以用于治疗胃痛、降脂、治血淋等。桃胶的吃法有桃胶皂角米羹、桃胶银耳糖水羹、桃胶糖水等。
  • 桃仁:桃仁在《本草纲目》中被描述为苦、甘、平、毒。它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血淋、石淋、热淋等。
  • 桃干:桃干在《本草纲目》中被描述为具有补益气血、安神的作用。它被用于治疗产后不痢、里急后重等病症。
  1. 桃的其他用途
  • 桃木工艺品:桃木在《本草纲目》中被描述为具有药用价值,可以用于制作工艺品。
  • 桃木雕刻:桃木在《本草纲目》中被描述为具有药用价值,可以用于雕刻。

《本草纲目》中的桃不仅是一个美味的水果,更是一个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药材。从桃核仁到桃胶,再到桃干,每一种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医疗价值。通过了解这些信息,人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桃这一天然资源,发挥其最大的药用和食用潜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