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病食劳复(按:指热病之后因饮食不慎或房事不慎而使旧病复发)。用栀子三十枚,加水三升,煎取一升服下。须出微汗为好。
小儿狂躁(蓄热在下,身热狂躁,昏迷不食)。用栀子仁七枚、豆豉五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服下,或吐或不吐,均有效。
眼来肠秘。用山栀子七个,钻孔煨熟,加水一程式,煎至半升,去渣,放入大黄不三钱,温服。
风痰头痛。用栀子末和蜜浓敷舌上,得吐即止痛。
火焰丹毒。用栀子捣烂和水涂搽。
眉中练癣。用栀子烧过,研为末,调油敷涂。
伤折肿痛。用栀子、白面同捣烂,敷涂痛处,甚效。
汤烫火烧。用栀子末和鸡蛋清调浓敷涂。
本草纲目 · 木部 · 栀子
热病食劳复(按:指热病之后因饮食不慎或房事不慎而使旧病复发)。用栀子三十枚,加水三升,煎取一升服下。须出微汗为好。
译文:
在《本草纲目》的木部下,有关于栀子的记述,主要涉及栀子在治疗某些疾病中的使用。
注释:
- 热病食劳复:指的是因为热病后的饮食不当或者房事不慎而导致旧病复发的情况。
- 栀子三十枚:栀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 加水三升:这里的“三升”是指三种单位的容量,具体单位未给出,但可以理解为三升水。
- 煎取一升服下:通过煎煮将药物浓缩成一升,然后服用。
- 须出微汗为好:出汗是身体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和湿气,因此需要微微出汗为宜。
赏析:
这首诗主要描述了栀子在治疗一些疾病中的应用,如热病食劳复、小儿狂躁、眼来肠秘、风痰头痛等。栀子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因此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作者也强调了服药时需要注意出汗的方式,以便更好地排出体内的毒素和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