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蕲蛇、褰鼻蛇。
气味
(肉)甘、咸、温、有毒。
主治
风瘫、疠风、疥癣。用白花蛇肉四两(酒炙),天麻七钱半,薄荷、荆芥各二钱半,共研为末,加好酒二升、蜜四两,熬成膏。每服一碗,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服后须在暖处出汗,十日后可见效。此方名“驱风膏”。除本方外,还有“世传白花蛇酒”、“瑞竹白化蛇酒”、“濒湖白花蛇酒”等,亦治各种风疾。
大订风及一切风疮。用白花蛇、乌梢蛇、土蝮蛇各一条,酒泡过,取肉晒干,加苦参头末四两,共研为末,再加皂角一斤(切小,酒浸,去酒),一起在水中揉出浓汁,熬膏调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吸圣散煎汤送下。一天服三次,服后吃点稀饭压往。三日一浴,取叶,避风。此方名“三蛇愈风丹。”
本诗是《本草纲目》中关于白花蛇的详细描述,包括了对药物的名称、气味、主治功能以及制备方法等。
诗句翻译:
- 蕲蛇、褰鼻蛇:这是两种蛇的名字。
- 气味:肉味甘咸温有毒性。
- 主治:治疗风瘫、疠风、疥癣。
- 方剂名称:“驱风膏”,由白花蛇、天麻、薄荷、荆芥等药材制成,具有驱风效果。
- 方剂名称:“三蛇愈风丹”,由白花蛇、乌梢蛇、土蝮蛇等三种蛇肉制作而成,用于治愈各种风疾。
译文:
蕲蛇与褰鼻蛇是两种不同的蛇类。它们的肉味甘咸且温和,具有毒性。此药主要用来治疗风瘫、疠风和疥癣等疾病。
方剂名称“驱风膏”是将白花蛇和天麻等材料研成粉末,加入适量的酒和蜜熬制成膏状的药物。这种膏状药可以单独服用或加入水中调制成丸子。每日一次,每次一至两碗,饭后服用,连续三天后可以见效。除了“驱风膏”,还有“世传白花蛇酒”、“瑞竹白化蛇酒”和“濒湖白花蛇酒”等多种药品也可用于治疗类似疾病。
方剂名称“三蛇愈风丹”是将白花蛇、乌梢蛇和土蝮蛇各一条浸泡在酒中,然后取出其肉晒干。将苦参头末、皂角等混合研磨成末,加水煮沸后过滤取汁,再浓缩成膏状药物。这种药丸可作为药物丸子来服用,每次七至七十丸。服药后需用吸圣散煎汤送服。每日服用三次,并在饭后食用稀饭压下药性。如果需要洗浴的话,应保持每天一次,使用叶子并避开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