疔疮恶肿。先刺出血。用乌贼骨研末敷上,疔即出头。
小儿痰。用我年的乌贼骨末,米汤送服一钱。
小便血淋。用乌贼骨末一钱,生地黄汁调服。又方;用乌贼骨、生地黄赤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一我,柏叶、四前汤送下。
突然吐血。用乌贼骨末,米汤送服二钱。
跌破出血。用乌贼骨研末敷上。
有囊湿痒。用乌贼骨、蒲黄研末扑敷。
附方
乌贼并非无鳞鱼,应属软本动物中的头足类。
诗句
疔疮恶肿。先刺出血。用乌贼骨研末敷上,疔即出头。
小儿痰。用我年的乌贼骨末,米汤送服一钱。
小便血淋。用乌贼骨末一钱,生地黄汁调服。又方;用乌贼骨、生地黄赤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一我,柏叶、四前汤送下。
突然吐血。用乌贼骨末,米汤送服二钱。
跌破出血。用乌贼骨研末敷上。
有囊湿痒。用乌贼骨、蒲黄研末扑敷。
附方
乌贼并非无鳞鱼,应属软本动物中的头足类。
译文
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鳞部曲贼鱼,用于治疗各种病症:
- 治疗疔疮和恶肿,先用针扎破使其出血,然后用乌贼骨粉末敷在患处,疔疮会自然冒出头部。
- 对于小儿咳嗽痰多的情况,可以用乌贼骨头磨成粉末,用米汤送服一钱。
- 当小便出现血尿时,可以使用乌贼骨粉末一钱,配合生地黄汁服用。还有另一个配方是乌贼骨、生地黄、赤茯苓等份混合为末,每次服用一钱,用柏叶和四前汤送服。
- 遇到突然吐血的情况,可以使用乌贼骨粉末,用米汤送服两钱。
- 若不慎跌倒受伤流血,可以使用乌贼骨粉末敷于伤口上止血。
- 对于皮肤湿痒的症状,可以使用乌贼骨和蒲黄等份研末后扑撒在患处进行外敷。
注释
- “本草纲目”:指《本草纲目》一书,古代著名的药物学著作。
- “鳞部”:书中的分类之一,主要涉及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的药用部分。
- “曲贼鱼”:一种具体的药材或药物名称,用于治疗特定的疾病。
- “疔疮恶肿”:指毒疮、肿胀等疾病。
- “小儿痰”:针对小儿痰多咳嗽的治疗。
- “乌贼骨末”:乌贼骨研磨成的粉末,常用于止血和化痰。
- “我年”:此处可能是误录或特定方言词汇,需根据具体语境理解。
- “附方”:这是中药方剂的术语,指的是在正文之外的补充处方或建议。
- “乌贼并非无鳞鱼”:表明乌贼是一种具有鳞片的软体动物,属于头足纲的一种。
- “附方”:通常指的是一些单独使用的偏方或经验方,有时可能与正文中的正方(正式的处方)有所区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介绍药效及其应用的文献,通过详细的描述和对比,展示了乌贼骨在不同病症中的应用。例如,乌贼骨粉末可用于治疗各种疮痈和出血情况,同时也适用于小孩咳嗽、小便血淋等症状的辅助治疗。此外,诗中提到的乌贼并非无鳞鱼,而是属于头足纲中的一类软体动物,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对乌贼的描述,也体现了古代文献中对生物分类的重视。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乌贼骨药用功能的详细描述,展现了古代医学的智慧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