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鲋鱼
气味
(肉)甘、温、无毒。
主治
脾胃虚冷。用鲫鱼半斤切碎,放入煮开的豉汁中,加胡椒、莳萝、姜橘末,空腹吃下。此方名“鹘突羹。”
突患水肿。用鲫鱼三尾,去肠留鳞。以商陆、赤粘豆等分,填满鱼腹,扎定,加水三升久煮,去鱼,吃豆饮汁。二日吃一次,不过三次,小便通畅,即愈。
消渴饮水。用鲫鱼一尾。去肠留鳞,以茶叶填满,湿纸包好,煨熟吃下。吃过数尾即愈。
肠风下血。用活鲫鱼一大尾,去肠留鳞,以五倍子末填满,包泥中,煅存性,研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或加饭做成丸子,一天服三次。
肠痔滴血。常用鲫鱼作汤吃。
反胃吐食。用大鲫鱼一尾。去肠留鳞,以绿矾末填满,包泥中,煅存性,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关定。一天服二次。
本草纲目·鳞部·鲫鱼
解析鲫鱼药用价值与食疗方法
- 鲫鱼基本信息
- 鲫鱼学名及别名
- 气味与性味
- 主要产地与分布
- 脾胃虚冷食疗方
- 鹘突羹制作方法
- 商陆、赤粘豆等成分作用
- 空腹食用效果
- 水肿治疗方
- 商陆、赤粘豆填充鱼腹
- 加水久煮去鱼吃豆
- 小便通畅治愈过程
- 消渴饮水食疗方
- 茶叶填满鲫鱼
- 湿纸包裹煨熟食用
- 数尾即愈疗效
- 肠风下血食疗方
- 五倍子末填满鲫鱼
- 包泥中煅存性研末
- 米汤送服一日三次
- 肠痔滴血食疗方
- 绿矾末填满鲫鱼
- 包泥中煅存性研末
- 米汤送服一日三次
- 反胃吐食食疗方
- 大鲫鱼去肠留鳞
- 绿矾末填满鲫鱼
- 米汤送服一日二次
- 膈气吐食食疗方
- 活鲫鱼去肠留鳞
- 绿矾末填满鲫鱼
- 米汤送服一日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