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淋闭(服治血药无效者)。用牡蛎粉、黄蘖(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小茄香汤送下。

小便数多。用牡蛎五两,加小便三升,煎成二程式,分三次服。极效。

梦遗便溏。用牡蛎粉。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阴囊水肿用牡蛎煅粉二两、干姜(炮)一两,共研为末,冷水调糊敷上。不久,囊热如火。药干即换,至小便通畅末,冷水调糊敷上。不久,囊热如火。药干即换,至小便通畅为愈。又方:改冷水调糊为葱汁,白面同调。不儿不用干姜。

月经不止。用牡蛎煅过研细。加米醋揉成团,再煅再研,加米醋调艾叶末熬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醋汤送下。

刀伤出血。用牡蛎粉敷涂。

痈肿初起。用牡蛎粉末调水涂搽。药干即换。

本草纲目 · 介部 · 牡蛎

译文:

小便淋闭(服治血药无效者)。用牡蛎粉、黄蘖(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小茄香汤送下。

小便数多。用牡蛎五两,加小便三升,煎成二程式,分三次服。极效。

梦遗便溏。用牡蛎粉。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阴囊水肿用牡蛎煅粉二两、干姜(炮)一两,共研为末,冷水调糊敷上。不久,囊热如火。药干即换,至小便通畅末,冷水调糊敷上。不久,囊热如火。药干即换,至小便通畅为愈。又方:改冷水调糊为葱汁,白面同调。不儿不用干姜。

月经不止。用牡蛎煅过研细。加米醋揉成团,再煅再研,加米醋调艾叶末熬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醋汤送下。

刀伤出血。用牡蛎粉敷涂。

痈肿初起。用牡蛎粉末调水涂搽。药干即换。

注释:

  • 《本草纲目》: 中国古代药物学著作,由明代李时珍编撰。
  • 介部: 指动物的甲壳类,如牡蛎。
  • 牡蛎: 学名“牡蛤”,是一种常见的海产品,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 咸、平、微寒、无毒: 描述了牡蛎的性质和毒性。
  • 心脾气痛,有痰: 用于治疗因心脾气滞引起的疼痛和痰多的症状。
  • 疟疾寒热: 用于治疗疟疾引起的寒热交替症状。
  • 气虚 盗汗: 用于治疗气虚导致的盗汗症状。
  • 阴囊水肿: 用于治疗因湿热引起的阴囊水肿。
  • 小便淋闭: 用于治疗因湿热或气滞引起的小便不通。
  • 梦遗便溏: 用于治疗因肾虚或湿热引起的遗精和大便溏泄。
  • 月经不止: 用于治疗因气血不足或湿热引起的月经过多。
  • 刀伤出血: 用于治疗外伤引起的出血。
  • 痈肿初起: 用于治疗初期的痈肿。

赏析:

牡蛎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其功效多样且显著。《本草纲目》中的记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展示了牡蛎在不同病症中的应用。例如,对于心脾气痛和有痰的情况,牡蛎粉与杜仲等药材配伍使用,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此外,对于疟疾寒热和气虚盗汗等症状,牡蛎粉与杜仲等药材制成的丸子,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现代医学中,牡蛎也被广泛研究,其富含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牡蛎中的锌元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而钙质则有助于骨骼健康。因此,将牡蛎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不仅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还能够预防多种疾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