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

黄牛肉:甘、温、无毒。

牛乳:甘、微寒、无毒。

牛脑:甘、温、微毒。

角胎:苦、温、无毒。

牛尿:苦、辛、微温、无毒。

牛屎:苦、寒、无毒。

主治

牛乳:

风热毒气。用煎牛乳一升、生牛乳一升,和匀,空心服。一天服三次。

下虚消渴(心脾有热,下焦焦虚冷,小便多)。常喝牛乳或羊乳,每饮三、四合。

黄牛肉:安中益气,养脾胃,补益腰脚,止消渴及唾涎。

水牛肉:安中益气,养脾办。健强筋骨,消水肿,除湿气。

牛脑:

吐血咯血,五劳七伤。用水牛脑一具,涂纸上阴干,杏仁(煮去皮)、胡桃仁、白蜜各一斤,香油四两,同熬干为末。每服二匙,空心服,烧酒送下。

偏正头刚巧。用白芷、芎各三钱,研为细末,以黄牛脑粘末,加酒煮熟,乘热吃下。酒醉无妨,醒则其病如失。甚效。

《本草纲目》·兽部·牛

气味

  • 黄牛肉:甘、温、无毒。
  • 牛乳:甘、微寒、无毒。
  • 牛脑:甘、温、微毒。
  • 角胎:苦、温、无毒。
  • 牛尿:苦、辛、微温、无毒。
  • 牛屎:苦、寒、无毒。

主治

  1. 牛乳:用于治疗风热毒气,煎煮牛乳一升和生牛乳一升,混合后空腹服用,一日三次。
  2. 下虚消渴:常喝牛乳或羊乳,每饮三、四合,有助于补益心脾,止消渴及唾涎。
  3. 黄牛肉:安中益气,养脾胃,补益腰脚,止消渴及唾涎。
  4. 水牛肉:安中益气,养脾办,健强筋骨,消水肿,除湿气。
  5. 吐血咯血,五劳七伤:用水牛脑一具,涂纸上阴干,杏仁(煮去皮)、胡桃仁、白蜜各一斤,香油四两,同熬干为末。每服二匙,空心服,烧酒送下。
  6. 偏正头刚巧:用白芷、芎各三钱,研为细末,以黄牛脑粘末,加酒煮熟,乘热吃下。酒醉无妨,醒则其病如失。甚效。

赏析

《本草纲目》作为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不仅在医学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更在文化传承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关于“牛”的记载,涵盖了从牛的生理特性到药用价值,再到具体的治疗应用,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深刻理解和利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描述了牛的不同部位及其药用价值,如黄牛肉能安中益气、养脾胃;牛乳则用于治疗风热毒气等。这些描述不仅体现了古代医学的实用性,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书中还记载了多种使用牛脑治病的方法,如治疗吐血、咯血、五劳七伤等,显示了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这些记载,我们不仅能了解到古代医学的知识,还能体会到古人的智慧和对生命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