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胆:

病后失明。用羊胆点眼。

大便秘塞。用羊胆汁灌入直肠即通。

烂弦同眼,流泪畏光。用羊胆一枚,内装蜂蜜蒸过,研为膏。每含少许,并点眼。一日泪止,二日肿消,三日痛止。因羊吃百草,蜂采百花,故此方名“二百味草花膏”。

疬胃:

久病虚弱,四肢烦热,不能饮食。用羊胃一具,白术一升,切小,加水二斗,煮取九升,分九次服完。一天服三次,不过三剂可见效。

补中益气。用羊胃一具,装入羊肾四枚,地黄三两,干姜、昆布、地骨皮各二两、白拉丁文、桂心、人参、厚朴、海藻各一两五钱,甘草、秦椒各六钱,均研为末,缝好,蒸熟。再晒干研细,每服一匙,酒送下。

中风虚弱。用羊肚一具、粳米二合,和椒、姜、豉、葱作汤吃下。

胃虚消渴。用羊胃煮烂,空腹吃。

《本草纲目》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其中对羊的药用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以下是对《本草纲目·兽部·羊》原文及译文的详细解析:

  1. 羊胆:苦、寒、无毒。羊胆具有解毒和明目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眼病。

  2. 羊胃(羊肚):甘、温、无毒。羊胃具有补益脾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

  3. 羊肾:甘、温、无毒。羊肾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适用于肾虚阳痿等症状。

  4. 羊肝:苦、寒、无毒。羊肝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病和目赤肿痛。

  5. 羊脂:甘、热、无毒。羊脂具有润燥和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皮肤干燥和关节疼痛。

  6. 羊肉:苦、甘、大热、无毒。羊肉具有温补身体的作用,适用于寒冷引起的体虚和腰膝酸软。

  7. 羊血:咸、平、无毒。羊血具有补血和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贫血和妇女崩漏等症状。

  8. 羊屎:苦、平、无毒。羊屎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疮疖和痔疮。

《本草纲目·兽部·羊》不仅提供了关于羊的各种药用信息,还强调了选择和使用羊及其制品时应考虑地域、季节和个人体质等因素,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