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狗獾,天狗。
气味
甘,酸,平,无毒。
主治
补中益气,宜人。小儿疳瘦,杀蛔虫,宜啖之,功与貒同。
诗句
狗獾,天狗。
气味甘,酸,平,无毒。
主治补中益气,宜人。小儿疳瘦,杀蛔虫,宜啖之,功与貒同。
译文
狗獾,即天狗。
气味:甘(甜)、酸(略带酸味)、平(中性),无毒性。
主要功效:补益脾胃、增强身体力量;适宜于人体;对于小儿疳瘦有疗效,能杀死蛔虫;适宜食用,其功效可与野猪媲美。
注释
- 释名:这里“释名”指的是解释名称的含义。在中文里,“释名”通常用于解释一个名字或者称谓的由来和含义。在这里,“释名”可能是指对“狗獾”这一动物名称的解释。
- 狗獾:这是一种生活在野外的动物,以其独特的叫声而闻名。在中文文化中,犬类动物常常被赋予各种象征意义,如忠诚、勇敢等。因此,这里“狗獾”可能是指一种具有这些品质的动物。
- 天狗: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犬。在一些传说或故事中,天狗是一种能够呼风唤雨、驱邪避凶的神祇。这里的“天狗”可能是在借指这种神秘且威严的存在。
- 气味:“气味”在这里特指动物的气味。在古代,人们会根据不同动物的特性来辨别它们的种类。例如,根据动物的体味、皮毛等特征来判断其种类。
- 甘,酸,平,无毒:这是对食物味道的描述。在中国烹饪中,“甘”表示甜味,“酸”表示酸味,“平”表示中性口味,“无毒”表示无害。这四种味道的组合可以描述一种既有甜味又有点酸味的食物,既不会太甜也不会太酸,同时也不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 主治:这里列举了动物的一些主要用途和功效。例如,“补中益气”意味着可以补益中气,增强体质;“宜人”表示适合人类食用;“小儿疳瘦,杀蛔虫”则分别说明了对儿童营养不足的改善和寄生虫的治疗作用。此外,还提到了“宜啖之,功与貒同”,意味着其功效甚至可以与野猪相媲美,显示出该动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狗獾的形态、习性以及药用价值的详细描述,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的观察和利用。诗中的“狗獾”不仅是一种动物的名称,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通过对其气味的描述,诗人传达了对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诗中所提到的“补中益气”、“宜人”、“小儿疳瘦”、“杀蛔虫”等功能,展示了狗獾在不同方面的实用价值。最后,将狗獾的功效与野猪相比较,表达了对这种动物极高的评价和赞赏,同时也暗示了它在自然界中的稀有性和重要性。整体上,这首诗不仅记录了狗獾这一生物的特点,也反映了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利用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