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去金山小,行来疋练新。
应声潭上树,照影水中人。
双逝凫归岸,孤鸣鹤下滨。
穷年依旅食,何日是通津?
诗句:
望去金山小,行来疋练新。
应声潭上树,照影水中人。
双逝凫归岸,孤鸣鹤下滨。
穷年依旅食,何日是通津?
翻译:
望着远方的金山显得那么渺小,行进间只见水面如新绸缎般光滑。
水边传来树木的声音,映入水中的人儿倒影清晰可见。
两只野鸭双双飞向岸边,孤独的鹤在河边鸣叫。
整年漂泊无定所,何时才能找到渡口?
注释:
- 金山:指位于扬州市西北面的瘦西湖中,因形状像船而得名的小金山。
- 行来:行进中的船只。
- 疋练新:形容水面波光粼粼,如同细绢一般。
- 潭上树:水边的树上发出声响。
- 水中人:映入水中的人的身影。
- 双逝凫:双鸭飞回岸边。
- 孤鸣鹤:一只鹤在河边独自鸣叫。
- 穷年:一整年,指很长时间。
- 依旅食:依靠外出谋生,即漂泊生活。
- 通津:渡口,渡口通常指河流或湖泊等水域的出口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面上游览的情景。首句“望去金山小”,表现了诗人对远处小金山的印象,给人一种静谧、宁静的感觉。第二句“行来疋练新”则描绘了行进中所见之美景,给人以清新、明澈之感。第三和第四句“应声潭上树,照影水中人”通过声音和影子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第五和第六句“双逝凫归岸,孤鸣鹤下滨”进一步描述了自然景象,增添了动态的元素,使画面更加生动。最后一句“穷年依旅食,何日是通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也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