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自淞江下秀州,苍凉玉宇霁光浮。
谁于月露双清晓,幻出琼花一色秋。
蝴蝶梦回看不厌,鸳鸯瓦冷觉生愁。
凝辉绝胜吴盐巧,柳絮才高愧莫酬。
霜花
忆自淞江下秀州,苍凉玉宇霁光浮。
谁于月露双清晓,幻出琼花一色秋。
注释:
- 忆自淞江下秀州:回忆起从淞江下到秀州的日子。
- 苍凉玉宇霁光浮:形容天空晴朗,阳光照在玉一样的屋顶上。
- 谁于月露双清晓:是谁在清晓时分,用月露来点缀。
- 幻出琼花一色秋:如同梦中出现一样,展现出一色秋景的美景。
- 蝴蝶梦回看不厌:仿佛回到了梦中,看不够也看不厌。
- 鸳鸯瓦冷觉生愁:感觉到了鸳鸯瓦的寒冷,产生了生忧愁的感觉。
- 凝辉绝胜吴盐巧:这种美景比吴地制作的盐还要精致。
- 柳絮才高愧莫酬:我只有才华,却无法报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以霜花为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色。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霜花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联“忆自淞江下秀州,苍凉玉宇霁光浮。”诗人回忆了自己曾经下到秀州的情景,那里的苍凉之美让诗人感到震撼。同时,诗人也将目光投向了天空,描绘了晴空万里、阳光照在玉一样的屋顶上的美景。这里的“苍凉”和“霁光”都是对秋日景象的赞美,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和美好。
颔联“谁于月露双清晓,幻出琼花一色秋。”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月光和露水都赋予了人的情感,它们在清晨时分相互映衬,共同创造出了一幅梦幻般的画面。而“幻出琼花一色秋”则更是将这梦幻般的美景与秋天的落叶相结合,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颈联“蝴蝶梦回看不厌,鸳鸯瓦冷觉生愁。”诗人将自己比作一只蝴蝶,在梦中看到了秋天的美好景色。同时,他也感受到了鸳鸯瓦的寒冷,产生了一种生愁的感觉。这里的“蝴蝶梦回”和“鸳鸯瓦冷”都是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而“看不厌”、“生愁”则是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
尾联“凝辉绝胜吴盐巧,柳絮才高愧莫酬。”在这里,诗人以自己的才华与吴地制作的精细盐相比,认为自己的才华并不足以回报这份美好。这里的“柳絮才高”是指诗人自己,他觉得自己有才华却无法回报这份美好的景色。而“愧莫酬”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遗憾和自责。
这首诗以霜花为题,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同时,诗人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美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