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踪迹迥无边,醉里罗浮别有天。
春信挽回风冉冉,角声吹断月娟娟。
石桥清趣将吟远,纸帐空香入梦传。
觉后欲寻浑不见,泪痕残雪暝浮烟。
梅魂
孤山踪迹迥无边,醉里罗浮别有天。
春信挽回风冉冉,角声吹断月娟娟。
石桥清趣将吟远,纸帐空香入梦传。
觉后欲寻浑不见,泪痕残雪暝浮烟。
译文:
梅花的灵魂仿佛飘散了一般,孤山的踪迹在茫茫中没有尽头。
醉梦中我来到了罗浮山,那里别有一番天地。
春风似乎被挽留住了,轻轻拂动着树叶,随风飘舞。
月亮也似乎被打断,声音变得断断续续。
沿着石桥漫步,清幽的趣味让人遐想无穷。
躺在纸帐里,淡淡的香味进入梦境。
醒来后四处寻找,却找不到梅花的身影,只能看见窗外残留的雪花与暮色。
注释:
- 孤山踪迹:指梅花的香气弥漫到孤山上。
- 罗浮别有天:罗浮山别有一番天地,意指罗浮山别有洞天,风景优美。
- 春信:春天的消息或消息中的春天之意。
- 角声:古代军中用以报时的工具,声音如号角般悠扬。
- 娟娟:形容月光皎洁明亮。
- 石桥清趣:沿着石桥漫步,享受着清新的乐趣,意指在大自然中感受美好。
- 纸帐:指用纸做成的卧具,通常用来比喻简陋的生活或者简朴的生活氛围。
- 入梦传:纸帐里的香味进入了我的梦境,意指梦境中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 暝浮烟:夜幕降临,云雾缭绕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梅花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情感和对其美景的赞美。首句“梅魂”点明了全诗的主题,即梅花的灵魂无处不在,无时不刻影响着诗人的心灵。第二句“孤山踪迹迥无边”,“孤山”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方,而“踪迹”则表示梅花的清香无处不在。第三、四句通过春风、月色等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梅花的美。第五、六句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石桥、纸帐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第七、八句则从视觉和嗅觉两个方面,描绘了诗人在梅花的陪伴下度过的宁静夜晚。最后一句“觉后欲寻浑不见”,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咏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