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夸父海中游,摘此瀛洲奠此州。
风景从前如有约,江山于我若为谋。
诧登洞府心先醉,看眩曼延眼欲流。
老去枯肠仍酒病,坐来琼玖付谁收。
注释:
- 何年夸父海中游,摘此瀛洲奠此州。
何年:何时。夸父:古代神话人物。海中游:在海上遨游。这里比喻诗人想要像夸父那样在海上自由自在地遨游。
瀛洲:传说中的仙境。
- 风景从前如有约,江山于我若为谋。
风景:景色。从前:以前。有约:曾经有过约定。
江山:国家的山河。在这里比喻自己的国家或故乡。于我若为谋:对我来说如同谋划一样重要。
- 诧登洞府心先醉,看眩曼延眼欲流。
诧:惊讶。洞府:神仙居住的地方。心先醉:心中已经沉醉。
看眩曼延眼欲流:看了眼前的景象,眼睛都快要流出来了。
- 老去枯肠仍酒病,坐来琼玖付谁收。
老去:年纪大了。枯肠:空荡的肠胃。酒病:饮酒过度引起的疾病。坐来:坐下来。琼玖:美玉和珍珠,泛指珍贵的宝物。付谁收:归谁所有?
赏析:
这首《瀛洲雅会次韵诗》是宋代诗人苏东坡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押韵严谨,意境深远。
第一句“何年夸父海中游,摘此瀛洲奠此州。”诗人以夸父自比,表达了他渴望像夸父那样在海上遨游的愿望。同时,“摘此瀛洲”也暗示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第二句“风景从前如有约,江山于我若为谋。”诗人回忆起过去与家乡的风景有过约定,而如今江山在他眼中如同重要的事务一般。这既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也体现了他对国家的责任感。
第三句“诧登洞府心先醉,看眩曼延眼欲流。”诗人惊叹于洞府的美丽,仿佛已经沉醉其中。眼前的美景让他的眼睛都要流出来了,这既展现了他的陶醉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美景的热爱。
最后一句“老去枯肠仍酒病,坐来琼玖付谁收。”诗人感叹岁月流逝,自己已经年纪渐长,但仍然保持着饮酒的习惯。而他所珍视的宝物——琼玖(美玉和珍珠),却不知道该归谁所有。这既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感,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
整首诗以夸父、洞府、江山等意象勾勒出了一个充满想象与浪漫的世界,通过诗人的个人感受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的仙境之中。同时,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使诗歌具有了深厚的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