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城边水,征西庙后山。
气应作云雨,公独住中间。
昔道九州隘,今随一鹤闲。
且当熙皞日,春酒驻酡颜。
【注释】:
1)阳羡城:古地名,在今江苏宜兴。水:指长江。
2)征西庙:唐开元年间所建之太清宫,在扬州。后因避玄宗名讳而改称征西寺。山:指高耸入云的凤凰山。
3)气应:指天地之气感应相通。
4)公:指沈侍郎。公:对别人的尊称。中间:中和之意;也指沈侍郎居官正直,不偏不倚,如“中流砥柱”。
5)九州:泛指南北各地。隘:窄狭、狭隘。
6)一鹤闲:指沈侍郎虽年高仍闲适自得。
7)且当:暂且。熙皞日:春和景明之日。
8)酡颜:红脸,指酒醉时的脸。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当时沈侍郎七十岁。首联写诗人登高望远,见江水东流,感叹阳羡城边,长江水势浩荡,气势磅礴;又见征西庙后的山峰高耸入云。颔联写诗人认为沈侍郎像天地之气一样,应该为国分忧,为民解难。颈联写沈侍郎虽然已过七十高龄,但精神矍铄,依旧闲适自得。尾联写希望沈侍郎能像春天一样,永远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被世事烦扰。全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作者对沈侍郎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国家、人民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