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颍去已遥,山林复谁好。
亦有采芝翁,皓发照苍昊。
嗣汉配彼天,赤手藉此老。
东邻亥字人,独伴霜木槁。
野雉怀鸩心,火龙宜电扫。
何乃迷先几,人彘横秋草。
《题陈佥宪粹之和四皓图二首·其二》赏析
罗伦的《题陈佥宪粹之和四皓图二首·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历史感的古诗。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诗的第一句“箕颍去已遥,山林复谁好”,通过描写箕颍和山林的景象,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自然的永恒,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叹。接着,“亦有采芝翁,皓发照苍昊”描绘了一个老者在山林中采摘灵芝,他的白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象征着智慧和经验。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映衬,突出了历史的厚重和个人的渺小。
“嗣汉配彼天,赤手藉此老”一句,则是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这里,“嗣汉”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汉朝,而“彼天”则指代那些拥有崇高地位的人。诗人以“赤手”形容那些无依无靠、只能依靠自己力量奋斗的人。这种对比强调了即使是最微小的力量也能成就伟大。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东邻亥字人,独伴霜木槁”,这里的“亥字人”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人或事物,而“霜木槁”则形象地描绘了孤独和凄凉。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于孤独和困境的同情和理解。
结尾两句“野雉怀鸩心,火龙宜电扫”则用生动的比喻,将野雉和火龙比作具有野心和欲望的人。而“何乃迷先几,人彘横秋草”则表达了诗人的困惑和无奈,认为人们往往因为过于追求眼前的利益而迷失了方向,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观察,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也是一篇深刻的历史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