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惜春华,芳桃水际花。
明朝风雨后,流落傍谁家。
【注释】
水边桃花:水边生长的桃树。
何处惜春华:春天的美景,谁又能珍惜?何尝不是在“惜春华”。
芳桃水际花:盛开的水边的桃花。
明朝风雨后:明日的风雨之后。
流落傍谁家:飘落到谁的家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桃花被风浪所吹打的诗。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沉。
“何处惜春华”:诗人以设问句开头,表达了对美好春光流逝的惋惜与哀伤之情。这里的“惜春华”不仅指春天美丽的景色,更暗含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芳桃水际花”:进一步描绘出桃花的美丽景象,强调了其地理位置——水边的桃花。这种描绘不仅增添了景物的美感,也暗示了桃花的娇艳和生命力。
“明朝风雨后”:这句预示了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情景,即明天可能会有风雨来临。这里用“明朝”来表示时间的临近,增加了诗意的紧迫感。同时,风雨过后,桃花的命运如何,也是诗人所关心的问题。
“流落傍谁家”:描述了风雨过后,桃花的命运可能发生改变。它可能会被风吹散,飘落到其他地方;也可能被水冲走,最终归宿未知。这里的“流落”和“傍谁家”两个词都带有被动色彩,突出了桃花命运的不确定性和无常性。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地描绘桃花的美丽及其命运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易逝、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无常的无奈和接受。同时,诗歌的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