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爱蘼芜绿,王孙罢远游。
不似湘江上,千里动离愁。

《方园杂咏十二首 其四 芷径》是明代诗人张羽的代表作之一。此诗通过对芷径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游子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下面将逐一解读这首诗:

  1. 诗意解读
  • 坐爱蘼芜绿:这里的“坐爱”表达了作者在芷径中静坐欣赏蘼芜绿叶的情景。蘼芜(又称香草)以其芬芳著称,绿色象征着生机与活力,因此,这里不仅描述了芷径的自然美,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宁静。
  • 王孙罢远游:这里的“王孙”指的是贵族或文人,他们因故离开家园,远离故土。而“罢远游”则表达了他们结束旅行的无奈和悲伤,可能是因为政治、家庭或其他原因而不得不远离心爱的地方。
  • 不似湘江上:湘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河流之一,流经湖南省。这里用“不似”来表示芷径的景色与湘江上的离别之景有所不同,前者更加宁静、深远,而后者则充满了离愁别绪。
  • 千里动离愁:“千里”暗示了距离的遥远,而“动离愁”则表达了因离别而产生的深刻情感。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故乡的眷恋,也包括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的怀念。
  1. 译文参考
  • 坐爱蘼芜绿:我喜爱着芷径中茂盛的香草,它们的颜色是那么翠绿。
  • 王孙罢远游:那些贵族或者文人,因为他们的原因要离开家乡,远离他们心爱的地方。
  • 不似湘江上:这不像湘江边上,那里的人们因为离愁别绪而心绪不宁。
  • 千里动离愁:即使距离有千山万水,也无法抑制内心的离别之愁。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远方游子的深深思念和不舍。同时,它也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张羽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场景,并借此抒发了深深的情感。他的文风典雅,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 此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性情感的真实写照。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张羽的《方园杂咏十二首 其四 芷径》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种情感与哲思的结晶。通过对芷径的描述,他传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