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乘仙去,楼仍以鹤名。
窗分残日影,潮送隔帘声。
笛暗江城静①,山连汉树明②。
孤吟春共远,花鸟独关情。

登黄鹤楼

黄鹤乘仙去,楼仍以鹤名。

窗分残日影,潮送隔帘声。

笛暗江城静,山连汉树明。

孤吟春共远,花鸟独关情。

注释:

  • 黄鹤楼因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乘鹤飞升而得名,崔颢在此诗中用“黄鹤”指代这座楼。
  • “窗分”形容窗户将落日的余晖分割成若干片段,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 “潮送”描绘海浪声如同潮水般传来的声音。
  • “江城”泛指长江边的城池,诗人通过听觉感受到了江水的宁静。
  • “笛声”可能是指夜晚吹笛的声响,为寂静的江城增添了一丝生机。
  • 汉树指的是远处的山脉和树木,它们与天空相连,显得格外明亮。
  • “孤吟”表明了诗人独自吟诵的情景,体现了他的孤独感和对春天的向往。
  • “花鸟”则暗示了春天的气息,鸟儿的鸣叫和花朵的芬芳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历史场景中。首句“黄鹤乘仙去”,不仅点明了黄鹤楼的命名由来,还隐含着对仙人离去的感慨。接着,诗人通过对窗外景色的描绘,如“残日影”、“隔帘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伤的氛围。这种景象不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笛声”“江城静”“汉树明”等词语,诗人进一步细化了这种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长江边,感受着夜晚的宁静和早晨的清新。特别是最后一句“孤吟春共远,花鸟独关情”,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无限遐想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留恋,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它不仅是一首美丽的风景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人生咏叹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