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之水兮悠悠,子不乐兮远游。
子远游兮要津,怅予独兮水之滨。
水滨兮踯躅,泉弥弥兮波绿。
愿从子兮九重,化霖雨兮随飞龙。
龙飞兮在天,膏下土兮吾泉。
与子归兮泉之野,以逍遥兮冬夏。

野泉词为郡守高子洲作

【注释】

  1. 野之水:指野外的泉水。
  2. 悠悠:水流舒缓,连绵不断的样子。
  3. 子不乐:指你(高子洲)不喜爱这种隐居生活。
  4. 远游:远离家乡,出外旅行。
  5. 要津:重要的渡口,泛指官道。
  6. 怅予独:独自怅惘不已。
  7. 水滨:指江边、湖畔,这里特指江畔。
  8. 踯躅:徘徊,踌躇不前。
  9. 弥弥:形容水势汹涌澎湃的样子。
  10. 随飞龙:比喻像飞龙一样随着云雨而降。
  11. 膏下土:滋润土地。
  12. 归:归来。
  13.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译文】
野外流淌的泉水啊,你总是那么悠闲自得,远离尘嚣去远方漫游。
你不喜欢我这样的隐居生活吗?那就到官道旁那要津之处去,让我独自一人惆怅地站在江边。
江边我徘徊不已,泉水波涛汹涌,仿佛在向我倾诉着什么。
希望你能随飞龙降临此地,带来霖雨和甘霖,滋润我的这片土地。
就像龙飞于天,把恩泽带给大地一样,将甘露赐予我的泉水。
我们一起回到那泉水所在的原野,过上那种逍遥自在的生活吧,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都如此惬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描写一个隐居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野之水兮悠悠,子不乐兮远游”开篇即点明了主题,描绘了主人公对大自然的无限留恋,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紧接着的“子远游兮要津,怅予独兮水之滨”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绪,主人公选择了一条远离尘世喧嚣的路,来到了自己钟爱的江边。

接下来的四句诗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手法,将主人公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起来,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动感。特别是“水滨兮踯躅,泉弥弥兮波绿。”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在江边徘徊、沉思的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同时,“愿从子兮九重,化霖雨兮随飞龙”两句则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超凡脱俗、与天地同寿的美好愿景。

最后四句诗则是全诗的情感升华,“龙飞兮在天,膏下土兮吾泉”寓意着主人公希望自己能如龙般翱翔九天,将自己的福祉传递给大地;“与子归兮泉之野,以逍遥兮冬夏。”则表达了主人公希望与知己一起回归自然,享受那份自由快乐的生活,无论春夏秋冬都能随心所欲。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既展现了主人公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生活状态,激发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