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诵兮初尝,公渐兮四乡。
绿桂兮青峤,有严兮公庙。
盍来兮,慰我人怀兮。

【注释】

薛封君:指春秋时晋国大夫薛公的后代。薛公是春秋时晋国大夫,名舒,字子重。初尝:初次尝试。公渐:指晋文公。四乡:四方。绿桂:指郁郁葱葱的桂花。青峤:指青山。有严:指太庙。公庙:晋国历代国君的墓地。来:指慰问人。慰我人怀:安慰我的思乡之情。

【赏析】

《薛封君挽歌三章》是西汉武帝时期文学家司马相如所作的一首挽歌。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用“兮”字开头,是汉代文人骚客常用的一种句式。《汉书·司马相如传上》记载:西汉时期,司马相如有《长门赋》、《上林赋》、《子虚赋》,被汉武帝召见后,因写文章得罪了汉武帝,被免官回家。他回到故乡,看到家乡景物依旧美好,就作《悼亡赋》以抒发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后来,他在长安做官,经常思念家乡和妻子。一次,他路过临邛(今四川邛崃),当地人在桥边设酒为他饯行,并请他为桥命名。他见临邛县城北有座桥,就叫它“凤求凰”,意思是希望夫妻像凤凰一样相亲相爱,永不分离。司马相如在临邛还写了一篇著名的《凡将篇》。这篇《凡将篇》是一篇辞赋,描写了蜀地的风物,也抒发了作者的思归之情。此诗就是根据《凡将篇》的意境而作,故其内容与风格都与《长门赋》、《上林赋》等有所不同。

本诗首章以“弦诵兮初尝,公渐兮四乡。”起韵,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情感状态。“弦诵”指读书学习,“初尝”指刚开始,“公渐”指晋文公,即文公,这里借指文公的儿子。“四乡”即四方,这里是指晋国。“兮”字起韵,是古汉语中的助词,用于句子的开始和结尾,表示感叹或者疑问。“绿桂兮青峤,有严兮公庙。”“绿桂”“青峤”都是形容景色的词汇,分别指郁郁葱葱的桂花树和青山。“有严”即庄严,“公庙”指的是晋文公的墓地。“兮”字起韵。“盍来兮,慰我人怀兮。”意为何不来这里,安慰一下我的思乡之情。“盍来”即何不,“慰我人怀”意为安慰我的思乡之情。这里的“人怀”指思乡之情。“兮”字起韵。

这首诗通过对文公墓地、家乡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生动地描绘了家乡的自然风光,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挽歌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