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公谢病居,坐卧释子床。
药物虽见亲,书帙犹在傍。
中宵激昂志,江汉相与长。
哀哀七尺坟,漠漠春芜荒。

【注】谢病:辞官。

释子:佛教徒,僧人。

江汉:指长江、汉水,代指南方。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首联追念友人昔日的风采;颔联赞美友人的学识;颈联抒发自己的哀思;尾联表达诗人对友人墓地的关切。全诗感情深沉,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其一

昔公谢病居,坐卧释子床。

释子床:佛教徒坐禅打坐用的蒲团。

“昔公”即北村秋官。

【注释】《晋书·隐逸传》载:“陶潜字渊明,私名潜,字渊明。”又《宋书·隐逸传》称:“陶潜字元亮。”此诗以“昔公”代指作者的朋友。

其二

药物虽见亲,书帙犹在傍。

药物:指佛家经书。

“药物虽见亲”,谓佛家经书虽然受到他的重视,但是佛经毕竟不能给他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安慰。

其三

中宵激昂志,江汉相与长。

“中宵”,指夜深。“江汉”,指长江、汉水,代指南方。这里泛指南方。“激昂志”指诗人立志报国之志。“相与长”,指江汉永续不断。

其四

哀哀七尺坟,漠漠春芜荒。

“哀哀”,形容声音悲伤凄切。“七尺”,古以七尺为一丈,故以之借指坟墓。“漠漠”,模糊不清的样子。“春芜”,“芜”,杂草,这里用指坟墓周围的荒芜景象。“荒”,亦指荒废。

【注释】“七尺坟”,语出《礼记·檀弓》:“孔子葬其母于防,盖棺而封,顾望曰:‘此盖吾老葬也!’盖,掩也。古人以为棺木是土所制,土能生万物。墓上植松柏等植物,表示不忘本,死后仍归葬故里。这里用以比喻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春芜荒”,指坟墓周围的荒芜景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