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石经半埋土,藓剥苔封谁为开。
凭君觅取吴中本,江上云帆日往来。
【注释】:
秦州:今甘肃天水。石经:刻于石上,供人诵读的儒家经典和史书。吴中:指江南地区的苏州。
【赏析】:
钱惟璱(1274-1368年),字叔进,浙江嘉定人,明朝大臣,官至礼部尚书,后因受牵连而被罢官,退居家乡,以著述为业,与高启齐名,有“南钱北高”之称。
这首诗的大意是:在秋天的时候,我来到杭州,看到秦州的石经已经半埋地下了,苔藓剥落,封住了它,不知道是谁把它开掘出来的。请你帮我找找看,吴中有没有这样的石经?江面上云帆往来,十分繁忙。
诗的前四句写景,描绘出一幅秋日的江南景色图。首句“秦州石经半埋土,藓剥苔封谁为开”,描写的是秦州石经被埋于土中,苔藓覆盖,无人敢轻易去开掘的情况。次句“凭君觅取吴中本,江上云帆日往来”,则写诗人希望有人能帮他找到吴中的石经,因为在诗人看来,吴中的石经应该是完好无损的。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凭君觅取吴中本,江上云帆日往来”,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有人能找到吴中的石经,然后在江上行船时,可以观赏到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