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随处见题名,想像当年载酒行。
山翠不遮牛首寺,江流长抱石头城。
【注释】
登临:登上高处。题名:题刻。当年:指唐时。牛首寺:在今南京市南郊。石头城:在今南京市西南长江北岸,是六朝时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的都城。
【赏析】
《寄闲斋少宰四首次白岩韵 其三》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诗人登山所见,颔联写诗人想象当年游历牛首寺的情景,颈联写牛首山与江水之景,尾联抒发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平实而富有韵味,意境优美,含蓄蕴藉。
登临随处见题名,想像当年载酒行。
山翠不遮牛首寺,江流长抱石头城。
【注释】
登临:登上高处。题名:题刻。当年:指唐时。牛首寺:在今南京市南郊。石头城:在今南京市西南长江北岸,是六朝时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的都城。
【赏析】
《寄闲斋少宰四首次白岩韵 其三》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诗人登山所见,颔联写诗人想象当年游历牛首寺的情景,颈联写牛首山与江水之景,尾联抒发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平实而富有韵味,意境优美,含蓄蕴藉。
【注释】 1.一官成晚岁:在晚年得到官职。 2.子云才:指扬雄,字子云,西汉人,著名的辞赋家和思想家。 3.驱马国门路:驱马于通往京城的道路,这里指赴任的路途。 4.北风声正哀:北风呼啸,声音凄厉,这里暗喻仕途艰难。 5.山形横塞起:山峰如屏障般耸立,阻挡了视线。 6.边色映空来:边关的颜色映照天空,暗示边疆的荒凉。 7.登临处:登高远望之地。 8.残阳照古台:夕阳西下,照耀着古老的城台。
【注释】 吴节妇:唐代诗人元稹的《乐府诗集》收录了一首名为《吴节妇》的乐府诗。吴节妇,即指古代女子吴氏,她的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一段佳话。 风雨屋萧然:风雨交加,屋子显得空荡而冷清。 孤灯四十年:一盏孤独的灯火已经照耀了四十年。 家声越国后:她的家族在越国有着显赫的地位和声誉。越国,古国名,位于今浙江省一带。 心事纪姬前:她的心事一直牵挂着纪姬(纪姬为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
【注释】 1.郑徵之:人名,这里指郑姓的征人。 2.佛山:地名,今属广东,为佛山市的别称。 3.珂马春情远:珂马,骏马。 4.南雁:即大雁,常在秋季飞往南方过冬,因而得名。 5.瑶草:一种香草,常用以象征美好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写郑征人的归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昼锦人争羡”,意为郑征人在官场上得到了显贵的地位,人们争相羡慕他
春风扬子渡,江上雪初消。 草色连三月,山名记六朝。 白云官舍近,红日帝乡遥。 欲寄西来信,秦淮有落潮。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进士孔昭赴任南刑部的祝福和期盼。首联“春风扬子渡,江上雪初消”以春风和江上的雪为背景,展现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美丽,给人以清新脱俗的视觉感受。颔联“草色连三月,山名记六朝”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及技巧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手法进行赏析。 “武功山路渺”的意思是:武功县的山路多么遥远啊!“武功”是地名,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境内,是唐玄宗时所置的一个郡。 “西去雪巉巉”的意思是:向西走,雪路那么陡峭。“巉巉”,形容山高而险峻。“西去”指的是诗人离开家乡往西行,“大雪”指的是途中遇到大雪。
冯吕梁惠诗率尔酬赠兼谢药草之惠高情冯水部,相见示新篇。 ——注释:冯水部指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冯贽(?—865年),字号不详。率尔,随意。酬赠,答谢赠送。 钟磬悬清庙,琼瑰落九天。 ——注释:清庙,指宗庙中的祭祀场所,也泛指庄严的场所。悬,挂。钟磬,古代乐器。清庙,指清幽的宗庙。琼瑰,美玉和珍珠,这里指珍贵的药草。 色流湖岸荇,香袭楚皋烟。 ——注释:色,色彩。流,流动。湖岸,湖边的草木。荇
【注释】久客:长期在外作客。便醒:就睡着了。逢君:遇着了您。一举杯:举杯劝酒。后山:指隐居的山林,也泛指隐居的地方。苦节:坚持气节。同父:指父亲,即作者的父亲。多才:有很多才能。雨映三更烛:夜半时分,雨打在窗上,映出蜡烛的光辉。春飘二月梅:春风吹来时,二月梅花随风飘动。重来话相访:再次来到这里,想要拜访您。凤凰台:传说中的仙人所居之地。 【赏析】这首诗以问答体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祝愿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理解诗意及赏析语言的能力。 ①首联,“黄子”指黄门客,“黄门”是汉时皇宫中侍从官名,此处借指友人。“青春”,即春天,这里指年青的时期。“上国”,指京都长安。“风尘”,“边塞”,都是借代,分别指战乱与边塞。“遥入望”,远望,思念。“独关情”,只有自己一人的愁苦。 ②颔联,“捧日双龙阙”,“捧日”是古代对帝王的尊称,“双龙”比喻皇帝。这两句说,你像那擎着太阳一样的双龙
【注释】阙题:原指帝王的宫门题名,后泛指写在诗文前面的总括或提示性文字。此诗首联即用“阙题”二字点明诗题。风雩:古代求雨的祭礼,这里指祭祀求雨的地方。大雅:指《诗经》中的《大雅》篇,这是《诗经》中内容最为典雅的一篇。《大雅》是周朝宫廷宴乐时的舞曲名,后来也用来泛指高雅的诗歌。青春:指年轻的时候。此处指诗人年轻时。谢公泉:相传东晋谢安隐居东山时,曾在山上筑有亭台,名为“东山”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张内翰的,表达了对张内翰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尔向家山去,休歌蜀道难”,意思是你已经离开家乡去了,不要唱《蜀道难》这首歌了。这句诗通过“尔向家山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而“休歌蜀道难”则表达了诗人对张内翰的怀念之情。因为张内翰曾经在四川任职,所以诗人用蜀道来比喻张内翰离开的地方。 第二句“乘车真得意,戏彩足承欢”,意思是我乘车的时候感到非常开心,就像得到了戏彩一样
寄闲斋少宰四首次白岩韵 其四 竹门潇洒对江开,中有高亭扁快哉。 为问亭中二仙客,几时骑鹤上蓬莱。 注释:竹门高大而宽敞,面对江流敞开着;亭子位于其中,显得宽敞舒适。请问那两位仙人(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八仙),何时能够骑着仙鹤飞升到蓬莱仙岛呢?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边贡的作品,以描绘风景和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为主题。诗中的“竹门潇洒对江开,中有高亭扁快哉”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卷
【注释】 瑞卿:指李德裕,字文饶,晚号玉溪生。唐宪宗时宰相,后被贬崖州,途中经潞州,留别友人李逢吉。潞州在今山西长治。 扬舲(yíng líng):扬帆。 无奈:无计可施、无可奈何的意思。 客心何:客居他乡的心情如何。 暑雨:盛夏的雨。 潞水:即潞州城东面的清漳河;也泛指河流。 草阁驿亭:草屋和驿站,指潞州的旅馆。 碧山:指晋阳一带的高山。 回首:回头看。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句原文: 短棹长江下蜀州,家中风景画中收。 蒲牙出水荷钱小,一笑相看两白头。 注释: - “短棹”意为短桨,“长”和“短”形成对比,表现出游子归家的心情。 - “长江”指的是中国最长河流,也象征着诗人的故乡。 - “蜀州”是古代四川的别称。 - “风景画中收”意味着将旅途中的美景都收入眼底,如同在画卷中游览。 - “蒲牙”是指蒲苇的嫩芽,“出水”则形容它们刚刚从水中冒出。 -
诗句释义:腰身纤细如燕台白玉般婉约,在水亭和山寺间欣赏吟唱。 1. 关键词解析: - 腰袅:形容女子身材细长,轻盈柔美。 - 白玉珂:玉制的佩带,通常用来比喻高贵或美丽。 - 水亭山寺:指的是山水之间的亭子和寺庙,常用来象征隐逸的生活环境。 - 赏吟多:表示喜欢在这里吟诗作对,享受文艺生活。 - 华发:指头发变白,常用以形容年纪的增长或时间的流逝。 - 苍江远别:描述远方江河的辽阔与离别之情。
【注释】 邗江:指今天的长江。 溯流风:沿着江水逆流而上。 自为:自然,随意。 应随俭复随丰:应该随遇而安,不拘泥于贫贱富贵。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写给其兄王益的一首七言诗。王益此时担任淮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即后来的江淮东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他的弟弟王安国任扬州通判。当时王益因不满新法而辞官,兄弟两人相别,王安国写了此诗寄给王益。 首联写兄弟二人分别时的情景。邗江
【注释】谢东园:即谢朓,南朝齐诗人。建业(今南京):古时称金陵,建业是其旧名。 【赏析】这首诗是写谢朓送菊花给建业的骚人馆。谢朓在建业有别墅,与友人多有酬唱之作。此诗首句点明送菊的地点和时间。第二句写送花对象。第三句用反问的语气,说谢朓的友人不是浔阳江头遇赦归来的处士陶渊明,而是建业的骚人,暗示陶渊明已隐退,而自己仍留仕。 “薄暮霜篱景色加”,写傍晚时分,霜气笼罩着篱笆,增添了秋日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