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台梁馆暮霜馀,野色苍茫拥使车。
马首不随南去雁,袖中元有北征书。
次韵梧山中丞寄别东塘侍史八首其一边贡介绍
明代著名诗人边贡作品赏析
- 诗词原文
宋台梁馆暮霜馀,野色苍茫拥使车。
马首不随南去雁,袖中元有北征书。
- 词语释义
- 宋台梁馆:指北宋时期官舍,此处代指宋代的官府。
- 暮霜馀:指傍晚时分,霜气残留,形容时间已晚,寒气逼人。
- 野色苍茫:形容景色广阔、朦胧,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
- 拥使车:指拥簇着使者的车马,暗示官员出行时的排场与荣耀。
- 马首不随:比喻不为外物所动,坚守本心,不受外界干扰。
- 袖中元有北征书:指手中握着北地征战的书卷,暗示即将出征或已经出发前往北方边塞。
- 译文解释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边贡写给友人的一首送别诗。诗人以北宋时期的官府为背景,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景抒情,通过“马首不随南去雁”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坚守节操的决心;而“袖中元有北征书”,则暗示了他即将或已经踏上了北地征战的征途。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边贡的豪放个性,又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 赏析
- 首句“宋台梁馆暮霜馀,野色苍茫拥使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重的画面:夕阳下的官府,被霜气覆盖,显得格外苍凉。这句不仅营造了悲凉的氛围,也预示着诗人即将告别的场景。
- 次句“马首不随南去雁,袖中元有北征书。”则是对前句的深化。诗人以“马首不随”暗喻自己的坚定立场,不为外物所动摇;“袖中元有北征书”则表明了他对远方征战的渴望和准备。
- 全诗语言简洁明了,但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态度。无论是对离别场景的描绘,还是对自己情感的抒发,都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 在艺术手法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和象征等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将“暮霜馀”比作“宋台梁馆”,既增强了画面感,又体现了历史的沉重感;而“北征书”则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
- 此外,诗人还注重押韵和对仗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朗朗上口,音韵和谐。这种严谨的结构形式不仅符合古诗的传统审美,也使得诗的内容更加饱满。
这首诗不仅是边贡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的表达,更是他个人情感与志向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