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东流梦泽开,云蒸龙气划争回。
襄城七圣翔空下,少室三花拂驾来。
河伯宝图森地轴,上公玉册自中台。
千秋万岁应思沛,怅慕歌风拟筑台。

【注释】

汉水东流:指汉江。梦泽:指洞庭湖。云蒸龙气:形容云蒸霞蔚,如龙在云中飞舞,比喻气势磅礴。襄城七圣:指战国时魏国人张仪、苏秦等七位著名说客,他们游说列国,纵横捭阖,为秦国统一中国作出了贡献。少室三花:传说少室山上有三株仙桃,能长生不老。拂驾:指仙人乘着车马来到人间。河伯宝图:指传说中的黄河神女所持的宝图。上公玉册:指传说中的黄帝所刻制的玉简文书。自中台:指传说中的黄帝曾在中台举行过隆重的仪式。千秋万岁:指希望永远长存。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所作。这一年,诗人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心情抑郁苦闷。他借古讽今,以抒发心中的不平之气。诗中运用典故,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全诗构思巧妙,寓意深远,语言优美,耐人寻味。

首联“汉水东流梦泽开,云蒸龙气划争回”:汉水向东流淌,把梦泽冲开,仿佛有一股龙气在云间翻腾激荡,相互追逐。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荡和豪迈之情。

颔联“襄城七圣翔空下,少室三花拂驾来”:楚国的七位贤士(张仪、苏秦等七人)如同神鸟翱翔于空中;少室山上的三株仙桃,如同仙人乘坐着车子飘然而至。这里,诗人用典写意,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在了一起。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崇敬之情,又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无奈和失落之感。

颈联“河伯宝图森地轴,上公玉册自中台”:传说中的河伯拥有一张宝图,可以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路径;黄帝曾刻制过玉简文书,象征着权威和智慧。这里,诗人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形象以及他们的功绩和成就,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自身遭遇的感慨。

尾联“千秋万岁应思沛,怅慕歌风拟筑台”:千秋万代,人们都应当怀念这位伟大的英雄。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悲壮和无奈。他希望自己能够像那位英雄一样,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英雄人物。尾联还隐含了诗人对于建功立业的渴望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