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围亭树竹围庵,十载真成故事谈。
忽漫得来元不偶,总然称借亦何惭。
诗篇旧已传都下,画笔今须倩鲁南。
却过昔游寻往迹,月中门巷几留骖。

诗句释义:

草围亭树竹围庵,十载真成故事谈。

忽漫得来元不偶,总然称借亦何惭。

诗篇旧已传都下,画笔今须倩鲁南。

却过昔游寻往迹,月中门巷几留骖。

注释:

  1. 草围亭:用草围成的亭子。
  2. 竹围庵:用竹子围成的庵子。
  3. 十载真成: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成为事实。
  4. 忽漫得来:突然意外地得到。
  5. 元不偶:原本不匹配,指偶然得到的机会。
  6. 总然称借:勉强地承认借用。
  7. 诗篇:诗作。
  8. 画笔:画笔,指绘画。
  9. 鲁南:鲁国南部,这里泛指鲁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吴白楼借住的题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过去的感慨。

第一句“草围亭树竹围庵,十载真成故事谈”,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用草、树、竹环绕的亭子和庵子,构成了一个宁静的环境。诗人在这里回忆了十年前的生活,那段日子仿佛已经成为了过去的故事,值得人们去谈论。

第二句“忽漫得来元不偶,总然称借亦何惭”,表达了诗人对于突如其来的机会的无奈和自嘲。虽然得到了这个机会,但并不配得上,感到有些惭愧。

第三句“诗篇旧已传都下,画笔今须倩鲁南”,表示过去的诗歌已经传到京城,而自己的画才需要向鲁地的人请教。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自己艺术才能的自信,同时也透露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怀念。

最后一句“却过昔游寻往迹,月中门巷几留骖”,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他曾经去过那个地方,寻找着过去的痕迹,而现在他再次路过那个地方,不禁想起了那些美好的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