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烟冲雾不知寒,绕遍山厓复水干。
峰拥夕阳遥驻马,石悬高洞仰凭阑。
疏钟隔涧深堪听,老菊垂花素可餐。
传语北台三节使,拟拚明日尽馀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踏烟冲雾不知寒,绕遍山岯复水干。
峰拥夕阳遥驻马,石悬高洞仰凭阑。
疏钟隔涧深堪听,老菊垂花素可餐。
传语北台三节使,拟拚明日尽馀欢。

注释:

  1. 踏烟冲雾:形容烟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2. 寒:此处指天气寒冷。
  3. 岯:山崖。
  4. 水干:水流完全干枯。
  5. 峰拥夕阳:山峰被夕阳的余晖映衬着。
  6. 远驻马:远远地停下了马匹。
  7. 高洞:高处的洞穴。
  8. 倚阑:靠在栏杆上。
  9. 隔涧:隔着山谷。
  10. 老菊:指菊花已经凋谢,但依旧可以食用。
  11. 素可餐:用来形容食物清淡而美味。
  12. 北台三节使: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通常负责祭祀、礼仪等活动。
  13. 拟拚:打算。
  14. 尽馀欢:尽享剩下的欢乐时光。

译文:
在烟雾弥漫中,我仿佛置身于寒冷之中,四周环顾时发现山崖与溪水已经干涸。
山峰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壮丽,我仿佛骑马停留在那里,仰望着高高在上的山洞。
远处的钟声在山谷中回荡,让人感到宁静而又深远;即使菊花已逝,依然可以吃到它的清香。
传话给北台上的三位节使,打算明天尽情享受剩余的时光吧。

赏析:
这是杜甫在游龙洞山时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感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山水、夕阳、石壁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如对寒冷天气的感受、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思考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