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荆一十五回春,睿想犹烦及远人。
愁见碧云天际合,转怜华发镜中新。
秋堂鼓吹挥毫夜,雪苑旌旗校猎辰。
回忆旧游情万结,渚鳞江雁若为申。

注释:

寄辽宗室光泽王次来韵:写给辽国宗室光泽王(名不详)的一首诗。次来韵:用原诗下平八庚韵。

离荆一十五回春:离开荆州十五年了。荆,指荆州。

睿想犹烦及远人:你的智慧和才能还希望影响远方的人。

愁见碧云天际合:看到天空中那片碧色的云,在天际合拢。

转怜华发镜中新:更可怜我头发已经花白,但镜子中却映出一头乌黑的秀发。

秋堂鼓吹挥毫夜,雪苑旌旗校猎辰:秋天的大厅里吹起鼓乐,挥动毛笔写作文章。雪园里的旗帜招展,举行狩猎比赛。

回忆旧游情万结,渚鳞江雁若为申:回想过去一起游玩的情意万千,就像江上水鸟飞来飞去一样。渚,水中的小岛;鳞,鱼;申,同“伸”。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七律。诗人在这首诗中怀念的是自己的一位朋友——辽国的光泽王。全诗共五联,第一联写自己与辽国友人分别已久,第二联写自己对辽国友人的思念之情,第三联写诗人对辽国友人的同情之情,第四联写诗人对辽国友人的回忆之情,第五联写诗人对辽国友人的祝福。

诗题中的“光泽王”,据考证应是契丹族的贵族之一,他可能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子孙。这首诗是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冬,诗人因被罢免枢密使后写的。当时诗人被贬为右赞善大夫,主管太子东宫的书记工作。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辽国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以“离荆一十五回春”开篇,诗人以春天来比喻时间,表达自己离开荆州已经有十五年的时间了。这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又表明了诗人对辽国友人的思念之情。

颔联“愁见碧云天际合”一句,通过描绘诗人眼中所见之景,表达了他对辽国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辽国友人的担忧之情。颈联“转怜华发镜中新”一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这种担忧之情,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辽国友人的同情之情。

尾联“回忆旧游情万结”,诗人回忆起与辽国友人一起游玩的美好时光,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而“渚鳞江雁若为申”一句,则通过描绘江上水鸟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辽国友人的祝福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辽国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