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有重毡食有鱼,眼能识字手能书。
山于秋水船头看,家在春波门外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详细释义:
- 第一句“坐有重毡食有鱼”:这里的“重毡”指的是厚重的毛毯,可能是为了御寒或保暖。而“食有鱼”则表明主人准备了鱼肉作为食物。
- 第二句“眼能识字手能书”:这句诗表达了主人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他的眼睛能够看到文字,他的手能够书写。
- 第三句“山于秋水船头看”: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山在秋天的水边,船在水面上行驶。这里的“山”可能是指远处的山峰,而“秋水”则可能是指秋天的水。
- 第四句“家在春波门外居”:这里提到的“春波门”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而“家在春波门外居”则表示这个家庭居住在春天的波涛声中,即靠近水边的住所。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日常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他的生活状态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观也增添了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主人的生活状态和环境,展示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秋水”、“春波”等自然元素,不仅为诗歌增添了美感,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悟。同时,诗句中的“眼能识字手能书”等表达,也展示了主人的聪明才智和学识渊博。整体而言,这首诗既体现了作者的个人品质,也展现了唐代社会的文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