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柴门老树村,樵歌牧唱自成群。
一溪红叶随流水,万叠青山隐白云。
人迹过桥霜后见,猿声啸月夜深闻。
自怜到处栖身好,野饭加餐酒半醺。
【注释】
秋兴:秋天的感想。
茅屋柴门:茅草做的房,木头做的门。
樵歌牧唱:打柴人的歌声和放牧人的歌唱声。
一溪红叶:一条小溪中飘落的枫叶像火一样红。
万叠青山:重重叠叠的青山。
人迹:人的踪迹。
霜后见:霜打过之后才见到。
猿声:猿叫声。
啸月:在月亮下发出叫声。
自怜:自我怜悯。
野饭加餐:野外的饭菜,加上酒一起吃。
【赏析】
《秋兴》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描写了秋天山林中的景色和作者隐居生活的情趣。
“茅屋柴门老树村,樵歌牧唱自成群。”首联描绘了一幅深山僻静、幽雅恬静的山村图景。茅屋,指农舍;柴门,指简陋的门;老树,表示年久失修;村,即村落。樵歌,指樵夫们唱的歌;牧唱,指牧童们的悠扬歌声。这四句诗写出了山村的清幽与宁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一溪红叶随流水,万叠青山隐白云”,颔联描写的是秋天山林中的美景。一溪,指一条小溪;红叶,指飘落的枫叶;流水,指清澈的河水。万叠青山,形容山峦重叠,层层叠叠,如万叠青翠;隐,指隐藏起来;白云,指天上飘浮的白云。这两句诗通过写景把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迹过桥霜后见,猿声啸月夜深闻”,颈联描写的是深山夜晚的景象。人迹,指行人经过;过桥,指走到桥上;霜后见,指霜打过之后才能看到人的痕迹;猿声,猿叫声;啸月,指猿啼声;夜深,指深夜。这两句诗通过对深山夜晚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自怜到处栖身好,野饭加餐酒半醺”,“自怜”三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他对自己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安身感到自豪;“野饭加餐”则表现了他喜欢这种简朴的生活;“酒半醺”则是他享受生活的表现。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世俗的厌倦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山村美景的描绘和对大自然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在诗歌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