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经行处,时闻啼鸟声。
桐馀几枝白,秧刺半田青。
杂树团清荫,来牟报小成。
虚堂共僧话,相对两忘情。

【解析】

“夏日经行处”,写诗人在夏日里漫步,所行之处都是他曾经经过的地方。“时闻啼鸟声”,点出时间与环境。这两句是写景。“桐余几枝白,秧刺半田青”,写诗人在夏日的田野上所见之景。“桐余”句是写树,“秧刺”句是写地,两句是写景。“杂树团清荫,来牟报小成。”写诗人在夏夜乘凉的情景。这两句是写景。“虚堂共僧话,相对两忘情。”“虚堂”句是写人,“相对”句是写情,两句是写景兼写情。“赏析”部分要紧扣诗句中的关键词进行赏析。

【答案】

译文:

夏天我漫步经过的地方,时时听到鸟儿啼叫的声音。

桐树上的几根枝条已经变成白色,秧苗上还挂着半截青色的芽子。

稀疏的树林聚集着清凉的树荫,来牟和尚告诉我庄稼小有收获。

我在空荡荡的禅房中和和尚闲谈,彼此相对两相忘却了世俗之情。

注释:

祠中即景言怀:祠中,指寺庙。即景言怀:即眼前的景物而言自己的感想。

夏日:夏季。

经行:行走。

啼鸟声:鸣叫声。

桐余:树枝上的桐树。余,余剩、剩余之意。

几枝白:几处白色的树枝。

秧刺:嫩绿的稻苗。

清荫:树阴。

来牟:和尚名。此处泛指僧人。

虚堂:空旷的殿堂。

僧话:和尚的话。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景色并抒写闲适之情的小诗。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夏日游览,所见所闻。首句“夏日”点明时节,二句“时闻啼鸟声”点出时间与环境,三、四句分别写所见与所闻,写诗人在夏日里漫步,所行之处都是他曾经经过的地方。时闻啼鸟声,点出时间与环境。这两句是写景。后四句写诗人在夏夜乘凉的情景。杂树团清荫,来牟报小成。稀疏的树林聚集着清凉的树荫,来牟和尚告诉我庄稼小有收获。两句是写景。虚堂共僧话,相对两忘情。我在空荡荡的禅房中和和尚闲谈,彼此相对两相忘却了世俗之情。两句是写情。

全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首句“夏日”总领全诗,第二、三、四句写夏日游赏,第五、六句写夏夜休息,第七、八句写与僧人谈话,最后一句写对世事的淡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