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下月凄凄,风林惊鸟栖。
赋诗长过从,沽酒即招携。
戍角三更怨,城砧万户啼。
清光何处好,却在曲阑西。
露下月凄凄,风林惊鸟栖。
译文:露水覆盖了月亮显得凄冷凄凉,树林中风吹动着树叶发出阵阵响声,惊起了栖息的鸟儿。
注释:露:露水;月:月光;凄凄:凄冷、凄惨;风林:风吹着树林;惊鸟栖:惊起了栖息的鸟儿。
赏析:首联描写了夜幕降临时,寂静的树林和凄冷的月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赋诗长过从,沽酒即招携。
译文:我吟诵着诗句,就与朋友一同畅饮美酒。
注释:赋诗:吟诗作诗;长过从:长时间地聚在一起谈论诗词;沽:买;招携:邀请。
赏析:颔联通过写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的情景,展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美好时光的共同珍惜。
戍角三更怨,城砧万户啼。
译文:守边战士的号角声划破了宁静的夜空,传来了三更时的哀怨之声;城市的钟楼上传来了敲打的声音,万户居民都被惊动了。
注释:戍角:守卫边疆的士兵吹响的号角声;三更:深夜三更时分;怨:哀怨之声;城砧:城市中的捣衣石;啼:被钟声惊醒。
赏析:尾联描绘了深夜里,城市中的各种声响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
清光何处好,却在曲阑西。
译文:那明亮的月光哪里是最好的呢?却是在曲栏杆的西边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注释:清光:明亮的月光;好:最好的地方;曲阑:曲折的栏杆。
赏析:诗人用疑问句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